第124章 忧郁的困扰(2 / 2)

加入书签

老中医又像是特别了解东方思义的职业特点:“要适当地进行必要的倾诉,你可能很难做到。从职业的角度来说,你是一个要听别人倾诉的人,而不会向别人倾诉你的心理需求。其实,我们都是凡人,都没有那么强大,每个人都是需要心理倾诉和心理安慰的。如果遇到一些特别让你焦虑的事情,不妨与信任的家人、朋友进行倾诉,共同寻找解决方法,缓解焦虑情绪。”

老中医见东方思义的情绪明显缓和下来后说道:“此外,转移注意力,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调节生活习惯,都是可以缓解过大的精神压力带来的焦虑情绪的。我说的这些,你不妨试一试,如果你还信任老朽,有时间的时候,也可以过来和我聊聊天,不一定要把你自己当成病人,我就没有把你当成病人,你可以把我当成你可以信任朋友。或许,可以在无形之中,让你这种症状化解直至消失。”

从“汤氏中药堂”出来,东方思义感觉自己全身轻松,他觉得自己不是来看病的,而是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放松之旅。

每到秋天的时候,东方思义总是会莫名其妙地陷入到一种无形的焦虑之中,而这种无形的焦虑又伴随着挥之不去的忧郁,他将这种状况自我诊断为季节性综合征。

他不知道为什么焦虑,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一种忧郁如影随形般地跟着自己。他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忧郁症,他觉得身边没有人能真正地了解自己,甚至连他自己也是不了解自己的,也没有人能感觉到他的忧郁,这是他的另一种忧郁,一种使忧郁更加变得忧郁的忧郁。

有时候,东方思义会陷入一种沉思,他想起自己的这种忧郁的情绪应当是始于四十岁之后。

以前,他有一个习惯,每天再忙也是要坚持写日记的。每年的最后一天,他还要写一篇长长的自我总结,记下一年的得失和工作与生活的经验教训,写下对新的一年的自我期待。

具体也不知道是从哪一年开始的,一到年末,他都会陷入一种更深度的焦虑之中。起初,这种焦虑的最典型特征是因自己的挫折感引起的,这种焦虑开始时是比较轻微的,一般情况下,几天的时间就会过去。到了后来,随着自己挫折感的增多,一种更深的失败感,又开始纠缠着自己,他发现这种焦虑变得越来越严重,以至于他要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能自我调整过来。

东方思义喜欢《论语》一书里记录的孔子弟子曾子说的那一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也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法官职业也需要自己做一个能时时自省和慎独的人。这种高度的自律形成的自省和慎独的习惯,让他远离了世俗的快乐,让他感觉自己仿佛成了一个苦行僧式的小人物。

对于一个基层法院的普通法官来说,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案件在等着他,每天他都要面临甄别各种各样证据的真伪,查清各种各样隐藏在背后的事实,然后才能小心翼翼地作出裁决的工作。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案件会遇到什么样的奇葩之事,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会遇见什么样的奇葩之人。除非有一天你离开这个岗位,否则,你就会面临永远办不完的案件,它们每天都会给你或多或少的无形的压力,有时候会让他感到喘不过气来,有时候你就有如临深渊,如临薄冰之感。

东方思义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已有二十多年,是全院公认的有着丰富审判经验的资深法官。他经手审理的案件中没有一件是因为自己的专业水平而定性为错案的,他也从来没有因为接手的案件难办而想办法找借口移交给别人。

有时候,东方思义也会想,自己为什么会有挫折感和失败感呢?他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所以,当徐明声称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时候,他望着自己的徒弟笑了,笑的有点悲哀。

理想主义者往往对现实持有强烈的批评态度,他有时候会自问,他是不是对自己对别人都要求太高了,太脱离实际了,这是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必然的悲剧?他也想倾诉,却没有倾诉的对象,在别人的眼里,他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他们肯定无法想象和理解他会有那么严重的焦虑和忧郁。

(下期预告:第125章厚实的铠甲)<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