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烂泥总是扶不上墙(2 / 2)

加入书签

“呃……”朱祁铭闻言语塞。

的确,信上还真就是这个消息。

虽然这个时候通过世子护卫这个渠道送过来的消息大抵不会有其他的,但是让朱祁铭惊讶的是自己父亲的态度。

太镇定了,好像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一样。

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不全是,朱瞻壑自己也只能说是有个大概的把握。

朱瞻壑很清楚,自己本身就是不该存在的存在,因为自己,历史的轨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偏移了,也说不准还会有其他的改变。

比如说,历史上的堡宗因为自己“逼死”了他的父亲,转而发愤图强,努力成长为了一代明君之类的。

最起码,历史上堡宗这个名号可能会不在了,因为这次朱祁镇出征和历史上不一样,瓦剌这次和东察合台汗国搅在了一起,甚至还有部分关西七卫的参与。

所以,朱祁镇此次出征的方向是凉州,而非北方。

而朱瞻壑之所以很是镇定,是因为他能够大概的掌握顺天府的情况,知道自己那个侄子虽然不是很废物,但也好不到哪儿去。

事实证明,朱瞻壑对孙若微的看法还是有几分中肯的,一个怀揣着野心和愤恨的女人,在培养孩子的时候会下意识的朝着复仇的方向培养,而非是一个正常且出色的方向。

不过,世事自有天定,有时候人力很难干预。

哪怕朱瞻壑已经做好了朱祁镇不会成为堡宗和叫门天子的准备,但历史的惯性却让很多巧合促进了别的事情的发生。

……

朱瞻壑抢占了庙岛群岛,虽未继续挺进,但却已经给朝廷带来了极大地压力。

当初太宗皇帝还在位的时候,朱瞻壑声名鹊起,以一套异于常人的行事手段得到了相当出人意料的效果,最终导致太宗皇帝采纳了朱瞻壑的意见,取公羊学为官学。

但是随着吴王一脉退出顺天府,正统皇帝接掌权力,为了彻底打击吴王一脉这些年在大明留下的势力和根基,在接掌权力之后,孙若微第一时间就废除了公羊学,重立程朱理学为官学。

除此之外,孙若微还以最快的速度提干了一批立公羊学为官学之前的老儒生,这些儒生都是程朱理学的士子。

这也就导致此次出征,着急的不只是孙若微这个皇太后,被孙若微提拔起来的程朱理学士子也是同样的着急。

甚至比孙若微更着急。

从永乐朝到现在,就算是当时他们只是十几岁二十岁的年纪,到了现在也得有四五十岁了,他们可是那场权利交替的见证者。

对于曾经的程朱理学士子的结局,他们可是很清楚。

就连走到内阁这种高度的三杨都被清洗掉了,倘若权力再次发生更替,他们这些被重新体感的程朱理学士子最终的结局将会是什么?

结果不言而喻。

所以,王振虽然仍旧如历史上那般得宠,这次出征也如同历史上那般在王振的老家路过了,但却没能停留。

路过时因为就算是改道,从顺天府去凉州卫也只不过是顺路经过王振的老家罢了,而不是像历史上那样特意绕路。

除此之外,这次也没有像历史上那样突降大雨。

但是……

正所谓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曾经他们施加给别人的,最终会以同样的方式还给他们。

(本章完)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