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1 / 2)

加入书签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芮尔典王国名义上的疆域比起前代的卡拉德帝国虽然有所缩减,但其领土仍就辽阔,虽然不少实力诸侯只是名义上从属于王室的统治,而未真心敬服,但王室毕竟有着教会支持,谁敢反对其正统定将被群起而攻之。

国王与各实力诸侯的关系类似于听调不听宣,但也不确切。这些实力诸侯本人并未前往王宫任职,但其间也有不少往来,只是与王室的关系始终是若即若离,谈不上密切。而以王室及其亲密诸侯所实际控制的领地来看,也占据了卡拉迪亚的近半土地,称国王为皇帝似乎也不是不可以,但主要原因还是出在教会身上。

虽然芮尔典开国之君卡罗勒斯与教会之间关系良好,并由教宗加冕,但却未被授予意味着卡拉德帝国皇帝的奥古斯都头衔。时任教宗的班尼迪克一世面对有求于己的卡罗勒斯耍了小小的手段,这意味着其无法自称皇帝。

一个是认为王权至上的君主,一个是自称神在世间代言人的教宗,王权与神权孰轻孰重?两者围绕世俗权力的冲突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持续了整个卡拉德帝国时期的皇帝与教皇之间的对抗传承至了芮尔典时代。国王和教宗为了主教职位及教堂神职人员的任命权相互竞争,有时同一地区甚至出现双方各自任命的神职人员的情况。

在这样的争执中,立国之初双方短暂的蜜月期结束,并各自拉拢各地的实力诸侯,南方的罗多克地区便是在这种氛围下左右逢源,想要恢复古卡拉德的议会传统,谋求独立。卡罗勒斯自然不会任其坐大,再加上民间芮尔典人与罗多克人多年以来的各种龃龉,内战爆发了。罗多克人的军队组织散乱且缺少重装骑兵,无法与芮尔典人来自大平原上的铁骑抗衡,在被重创后谋求独立的想法只得暂时偃旗息鼓。虽然芮尔典以强有力的军事打击稳固了对罗多克地区的统治,但王国对该地区的铁血镇压促生了2个民族间更多的仇恨,王国对罗多克地区的统治权在卡罗勒斯死后逐渐削弱。

罗多克地区因为地处安提托罗斯山脉西段,境内多为山地,北方的乌克斯河将罗多克地区和西斯瓦迪亚平原阻隔开来,西、南两边临海,唯有东北部维鲁加大谷地与外部交通便利。闭塞的交通导致罗多克地区十分荒凉,经济贫乏,民众也普遍穷困,但这也造就了罗多克山民强壮的体格和坚忍不拔的特质。在山外的芮尔典人眼中,罗多克人木讷,有时还很固执,这造成了不少误会,再加上罗多克人的不善言辞,两者间的误解越来越多,逐渐积累到了相互敌视的地步。

卡拉德帝国时期,为了彻底掌控因交通不便而法令不行,秩序混乱罗多克地区,帝国在当地建立起了行政系统,随之还修建了直通帝国首都苏诺城的帝国大道,并在库儿玛兴建了一系列军事堡垒以控制出入山区的咽喉地带,乌克斯河也因为桥梁的成功搭建变为坦途,通过频繁的贸易罗多克地区和外界的联系大大加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