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公正?妥协?(1 / 2)

加入书签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按照菲利普原本的计划,海因里希的重骑兵小队应该是作为一个楔子,如子弹般从侧翼穿透联军来援的步兵群,将其分割成两部,并造成混乱,为后续冲击的重骑兵小队制造有利态势。但因为海因里希骑兵小队内部的争端,训练有素的皇家骑士居然连个楔形阵列都维持不好,如街头烂架般毫无章法的散乱拥上。

重骑兵在所有兵种中乃是耗费最为昂贵的,价格不菲的铠甲,高品质的战马,以及对后勤造成的压力,养一支重骑兵的钱足够供给好几倍相应规模的步兵了。可即使如此,国王乃至各地诸侯们仍然维持着一定规模的重骑兵,因为在战场上重骑兵的作用实在显著。

重骑兵冲锋的那一刻便是他们最为光荣的时刻,无论成败都吸引了战场上全部的注意力。连人带马全副披挂的装备导致骑士的视野极为有限,尤其是在全封闭式的头盔成为主流之后,这使得重骑兵缺乏反应能力,一旦侧翼受敌,很难及时反应过来。而且由于沉重的装甲对战马造成的负担,使得重骑兵的续航能力也很有限,大多时候一次冲锋就会耗尽马力,但大多时候一次冲锋便足以击溃敌人使得战斗结束。

冷兵器时代的“人多力量大”,其实也可以视作是阵型和士气相结合后的体现,但重骑兵却通过厚重的防御无视一定程度的攻击,如迎面压来的钢铁城墙般,迅速摧毁敌人的心理防线和阵型,以此赢得胜利。但重骑兵的优势就在于蛮不讲理的冲击,借助冲锋时的加速,如热刀切黄油一般快速凿穿、分割敌阵,造成混乱和重新组织的难度,也尽可能的避免在机动力下降后,速度迟滞下来陷入缠斗。

要达到这种效果,就必须借助于阵型,到达战场后预先排成阵列,缓缓逼近,提升对敌军的气势压迫,在进入冲锋前也能更好的维持阵型,如锥子一样的阵列能够集中冲击力,进入冲锋后开始提速,一鼓作气突入、突出,避免缠斗。

可海因里希小队的阵型却无比混乱,四个因为互相置气而逞勇的愣头青,差点毁灭了整个重骑兵小队。海因里希小队因为阵型过于分薄,没能将联军步兵拦腰切断,反而陷在了阵中,先行突入的安迪更是因为落马,和救援他的路易、理查德陷入苦战。好在按照菲利普的规划,后续的其他小队陆续发起冲击,将混乱的联军步兵切割成数小块,以征召兵为主的联军步兵无法组织起来进行有效的抵抗,很快被追的四处溃散,海因里希小队就此得救,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

海因里希小队毫无阵型的“乱撞”,事发时已然进入冲锋阶段了,菲利普如何能阻止的了,虽然没能穿透联军步阵,但也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算是用“奋不顾身的攻击”进行了牵制。而菲利普本人带领的骑兵小队,也在跟进的重骑兵序列中,并没有立刻发作差点坏了计划的海因里希小队,战事结束后进行了解过后,他才明白事情是因骑士团中的派系之见而起。无论是处置歧视罗多克人的海因里希等人,还是临阵时首先破坏骑兵阵型的路易三人,造成的影响都不是菲利普想要看到的,皇家骑士团内部的派系之分,不无国王想要制造平衡而故意纵容的想法,这不是他这个副团长能改变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