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从理想掉落到现实(1 / 2)

加入书签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杰拉克可汗所率的游牧大军行进异常迅速,几乎是在与萨兰德人领地交界的罗多克贵族得知这一消息的同时,一股股自哈尔玛经阿玛希科而来的库吉特前锋游骑便从索斯沃奇尔林地窜出,然后快速穿过阿美拉郡。在封锁了通往阿美拉堡的大道后虽然四散开来却并未急着劫掠,而是将逃难的平民向塞伦郡驱赶,利用大批的难民快速传播恐慌,然后不紧不慢的尾随其后烧杀抢掠,一边驱赶难民一边等待主力部队的到来。直到杰拉克可汗率大军主力过境,山外原本还打算固守的罗多克贵族们才真正意识到这是库吉特人大举来犯,而不是什么小规模的劫掠,阿美拉堡这时才燃起烽火。

通过山间分属不同领主的各处城堡和哨卡,示警的烽火虽然在一天之内就传到了维鲁加,可留给维托里奥.拉塞纳反应的时间却没有多少,仓促之间集结到位的也就只有各家贵族的精锐私兵而已,大批的农兵征召则难以在短期内完成,就算是有相熟的佣兵团伙,可在这种敌我军力对比悬殊的情形下,一是无法信任,二是不堪使用。

塞伦郡的地理轮廓就如同一片月桂树叶,而位于平原之上的郡治狂欢堡则处于叶脉主络的正中,但那里并不是沟通东斯瓦迪亚和乌鲁恩草原的商道枢纽,直到两百多年前收复圣地运动兴起,几次由教宗和芮尔典国王亲自指挥的十字军经此行军,这座小城才逐渐兴盛起来,在之后的十字军缺少官方组织后,才被向山外扩张势力的罗多克人控制。因为控制权频繁易手,所以历来统治这里的领主都不会花工夫兴建城防,仅是有着一重木石加夯土构筑的胸墙和几座箭楼的狂欢堡,面对杰拉克可汗的数万大军根本不值一提,当地领主直接带着私兵弃城而逃,加入了逃向维鲁加谷地的“难民大军”。

战场上骑兵利用其机动力的优势神出鬼没,专门攻敌不备、抢占要地、遮蔽战场,至于掩护步兵、诱敌骚扰、心理威慑,那也是不在话下。而这些游牧轻骑极为擅长奔袭,每人都配备着好几匹用来替换的库吉特马。广袤的伊瑞利亚高原地势空旷,冬季严寒、漫长,缺少补充饲料的库吉特马体格不大,但却耐力惊人且适应力极强,长途骑乘后只需放牧休养几天,甚至不需要额外准备精料喂食,这些因素使得库吉特人在无意当中具备了“闪电战”的能力。那些告急信使的坐骑完全不是库吉特马的对手,除了少数几人利用对地形的熟悉躲了起来,大多数求救的信使都被库吉特人的游骑仗着高超的马术和马匹的耐力追上杀死。

而那些逃过一劫的信使不得不耗费宝贵的时间用来绕路、躲藏,库吉特人攻击罗多克地区的消息就这样再一次被迟滞。有敌来犯的烽火虽然燃到维鲁加城又继续传播开来,但烽火只是告知有敌人入侵,以及大致上的规模,具体的情形仍是一无所知。所以在农兵尚没有集结起来的情况下,维托里奥.拉塞纳并不敢把本就不多的骑兵力量全都撒出去传讯、召集封臣。而那些接收到维鲁加城烽火的领主,第一反应也不过是召集军力、加强戒备并向维鲁加城派出信使询问详情,整个中罗多克地区领主迟缓的反应,错过了最后一个将杰拉克可汗所率的游牧大军阻挡于维鲁加谷地狭窄入口处的机会。

最终缺乏防备的维鲁加大谷地在门户之一的沃德堡沦陷后,惨遭涌入的游牧大军洗劫,虽然黑地亲王康拉德率兵“及时”来援,迫使杰拉克可汗主动撤军退出维鲁加谷地,但这片罗多克地区最为膏腴的地带却也大伤元气。这场战事间接的造就了拜尔家族在罗多克同盟中的崛起,整个中罗多克地区因为大量遭受兵灾逃入山内的难民未能得到妥善安置,而使得这一地区的治安逐渐崩坏。除了大量平民的伤亡外,以罗多克同盟“盟主”拉塞纳家族为首的维鲁加谷地贵族私兵所组成的军队损失惨重,大量贵族战死,几乎家家出丧,遭受洗劫的城镇村寨更是不知凡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