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顾家(2 / 2)

加入书签

“汪海心大,可到底不是个真能撑全局的人,现如今南黎汪府的当家主母汪大夫人才是真正的主事人,顾泠,京中顾家,世代传承的太医院太医,你知道吧?”

玉拾听着孟由忽而跟她说起正事来,且还说得头头是道,她不禁眯起了眼:

“我知道京中太医世家的顾家,可汪大夫人到底是外嫁的姑奶奶,她所做所谋,京中顾家就真的知道?”

孟由道:“京中顾家这一代的主事人是顾修,太医院提点,正五品,官职不算高,可在皇宫却是个吃得很开的人物,即便算不上七窍玲珑心,也是个八面玲珑的人。”

说了一大堆,其实孟由就一个意思――顾修不是个蠢笨的。

玉拾听明白了:“顾修稳坐太医院之,官职不高,但深受皇上宠信,宫中各位娘娘又皆都信任他的医术与为人,这样的人确实不会是个自掘坟墓的人,可碍不过大家族中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害群之马,一大锅白粥里偶尔总会滴下那么一颗小老鼠屎!”

孟由含笑:“这颗老鼠屎自以为做得很隐密,可这世上到底没有不透风的墙,差的不过是那一层纸,捅破了,也就连遮遮掩掩的保命符都给捅没了。”

倘若京中顾家中真有与顾泠联手谋事的人,那这个顾家人即便不是个最聪明的,也必定是个最有野心的。

玉拾问孟由:“这颗老鼠屎是不甘心屈于顾修之下?”

玉拾问得明白,孟由也知道答案,可他突然不想说了,摇了摇头:

“你不是来查珠莎县铜钱知县案的么?查一查,答案也就出来了。”

玉拾闻言差点被一口老血憋成内伤,她瞪着孟由:

“我在南黎府没什么认识的人,你戴着假面皮,为的便是瞒你的身份,既然你得瞒着,那必然是我在京中认识的人!”

可在楚京她认识,又不想让她认得的人,却是有许多。

其中不乏死对头,她实在想不出精准的一个人来。

年子倒是没有戴着假面皮,可年子的模样,以她强的记忆力,她完成可以断定,先前她在京中并没有见过年子,连匆匆一瞥而过的一面之缘都没有。

这让她更无法猜测孟由到底是京中的哪一个人。

孟由听着玉拾这般直言,他不否认也不承认:

“随你怎么想,南黎汪府最让人顾忌的地方,也只一个殷国公府而已,倘若南黎汪府失了殷国公府这么一个后盾,那么南黎汪府又算什么?想要灭掉,不过弹指之间的事情。”

好大的口气!

这让玉拾不禁往京中位高权重的人物去想了一想。

可她在京中,经常是跟在罗恭身边,见过的人俱都是京中政权圈中很有地位的人。

那么多大人物,她该哪个方向想?

如今四位小主已余三位,自浩英公主朱蓉一死,其他三位小主都是出奇的安份。

外人不知道朱蓉真正的死因,三位小主却是多少能有点闻风。

特别是太子爷朱萧,与朱蓉很是交好,在三位小主当中,太子无疑是深知内情最多最深的一个。

皇上最忌讳党派之争,更忌讳皇子与民争利,三位小主便是最位高权重的太子,也深知避其芒锋之道。

便是缺钱用,那也是暗下借着旁人的手做着买卖,赚点私银用用。

思及此,玉拾觉得或许她可以让人往京中三位小主那里查查。

汪大夫人敢这样大阵仗的谋事,且不怕连锦衣卫圈扯在内,可见汪大夫人是有所倚仗的。

南黎汪府既然要谋事,那必是谋京中权势。

权在前,势在后,权为重,势为次,南黎汪府先要谋的便先得是势。

即是要谋势,那便需得在京中有靠。

这靠山即是能让深谋远虑的汪大夫人瞧上,那必然不小。

而做为交换,南黎汪府想要靠上京中大人物,那必然得先做点诚意来。

或者说,得为京中大人物先做点什么大事。

既是为京中大人物做事,且是有利可图之事,那么在未成之前,汪大夫人不可能那样蠢地自暴出来。

也就是说,铜钱知县案完全是在南黎汪府意料之外,甚至是打得汪大夫人与汪海措手不及的。

毕竟连被谋杀三任知县,虽说知县官职不大,但到底是朝延命官。

珠莎县又位处边锤,影响力可大可小。

一个传出北阳关,那对楚国国威大为不利,折损的可就不仅仅只是朝延命官这样的事情,而是直接折损了楚国身为三大国之一的威严。

因着这个案子,再引起楚国周边依附的小国纷纷借机起异心,那更是得不偿失。

所以当皇上御口亲令让她与罗恭亲下边锤,限期一个月内必要彻查清楚铜钱知县案的时候,她并没有太大的惊讶,只是嘴上不免要抱怨。

上辈子身为一国嫡公主,这让她更清楚一国国威是多么重要。

当然,她这个推想也有些防范于未然了。

驻守北阳关的镇北将军屠航,她有点了解,他是绝不会容许这样恶劣且有损国威的命案传出楚国地界的。

玉拾脑子里思绪万千,想的思考的不知不觉已离猜想孟由身份一事越来越远。

她回过神来,正想说些什么,自她问完年子话,便到高处去站梢的年子突然跃下墙头,低声对孟由道:

“爷,有人来了!”

孟由闻言,看了眼玉拾,举步要走之际,还是多说了一句:

“别担心,再大的事,我也总不会让你出事的!”

像是一句承诺,又像是铁口断言。

孟由与年子很快出了后巷,消失在夜幕之中。

玉拾望着淡淡银辉的夜色,连城便到了:

“大人!”

玉拾收回望着半月的视线,走进水阁后门:

“走吧,我们去与指挥使大人汇合。”

孟由与年子很快进入在交子街街尾的宁安客栈,在客房坐下后,年子禁不住问道:

“爷,汪四小姐不杀了么?”

孟由摇头:“不必了。”

本来要杀汪淑惠,也是为了罗恭中招后,不让南黎汪府与前来彻查铜钱知县案的皇差再有旁的牵扯。

会助汪海拖玉拾的步伐,是为了让罗恭中了汪海的招,让玉拾亲眼目睹罗恭的不贞。

虽然那丫头即便亲眼目睹大概也不会有太过激烈的反应,但提前在她心里留下一根刺,他想着也是好的。

而就今夜玉拾亲送汪淑惠出水阁后门一事来看,罗恭是要保下汪淑惠。

罗恭这样做,大概是有罗恭的目的。

何况亲送汪淑惠的人是玉拾,他更无谓做这个恶人。(未完待续。)<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