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山海关大战(上)(一更)(2 / 2)

加入书签

清军的大炮能够准确的落在城墙上,炸的明军将士血肉横飞,有不少明军的红衣大炮都被炸毁了。

而此时明军的炮弹,大都落在清军炮营阵地的前方炸响,只有个别的炮弹落到清军的炮营阵地上,炸开了花。

这时候,双方的伤亡,明军当然是惨重的。

黄得功得报之后,立即传令把城楼上包括箭楼,敌台,瓮城防守主力量全部撤入城中躲避起来,明军的炮火骤停,硝烟散去,多尔衮透过望远镜,发现城头上,守城明军将士全都不见了,城墙被大炮炸的狼藉一片,血迹斑斑,明军的残旗还帽着火和浓烟。

多尔衮觉得是冲锋的时候了,城城守城的明军将士已经被打没了,不是全都死光了,就是躲在城内。但是不管是哪种情况,肯定不能再放炮轰城了。

因为多尔衮知道这种关城,城高池深,固若金汤,想用炮火把几丈厚的城墙,城楼,瓮城炸塌,太不现实了,距离这么远,跑火的威力对这些石头砌成高大建筑来说太有限了,恐怕把这次拉来的大炮炮弹全都打光也难以达到目的。

因此多尔衮命令停止炮击,命令清军大举攻城。

无数的清兵铺天盖地一般冲过来,他们拿着飞爪绳索等爬城的云梯等各种攻城的工具,向关城扑来。

山海关的关城,与其他的城池不同,它是长城末端的一处险要关隘,长城主要是建在山上,从秦汉时期到明朝,统治者之所以劳民伤财,修这样一座举世罕见的工程,目的就是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因此在崇山峻岭之间,建立这么坚固这么高的城墙,清军想过去是不可能的。

此时他们攻击的只是关城这一段儿,约几千米长的范围,只有从这里攻进去,他们才能够入关。至于远处其他的城墙,你们只能望洋兴叹。而关城再往东便是悬崖峭壁,然后是汪洋大海,山海关之险也险在这里。

此时清军攻城的当然不是八旗子弟,而主要是绿营兵。因为绿营兵步兵居多,而鞑子的八旗多是骑兵,野外的冲锋陷阵是他们的强项,但是你让他们骑着战马攻城,无异于赶鸭子上架。

数万名绿营兵铺天盖地,呐喊着向山海关关城铺来,喊声响入云霄,如山呼海啸。

负责指挥的黄德功和他手下的几名总兵在内,这时都躲在关城内的瞭望口密切关注着清军的动向。

一看他们停止了炮击,大批的清兵冲过来了,立即命令守城的兵将,再次冲上城头,很快城头上的箭楼,敌台上,又布满了数不清的明军将士。

这是清军像放羊一样冲过来了,近的,已经越过护城河,远的离城墙还有几百米,几千米不等,漫山遍野都是。

这时城头上明军的大炮又轰鸣起来,远的用大炮轰,近的用弓箭射,用石块砸,这样守城的兵将和攻城的兵将激战起来。

(本章完)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