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1章 中秋文会(1 / 2)

加入书签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大汉声如雷震,独特的腔调韵味听起来别有滋味。

“今日中秋佳节,我家老太爷与桓老、李老、张老、……、武公子等人设灯谜。哪位士子文人猜中灯谜最多,便可夺的魁首奖五件文人重宝。其后依次递减,二、三名得三件,四至十名各得一件!”

岸边士子文人不管是优哉游哉的,还是谈论风月的,亦或苦思别家小姐灯谜的,都被大汉所言吸引!

武公子是何人可以忽略不计,大汉所述的诸老可都是兰陵有名的大人物。他们当然不可能拿出私藏珍物,可就算是他们淘换下来的文人重宝,也必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再者要是表现出众,得到诸老一两句夸赞之言,对那么自身的文名那将是飞跃般的提升,日后出门,别人都会另眼相看。

不管是文人重宝还是诸老本身,都对年轻的文人士子有足够大的吸引力。

故此大汉话音落下,岸边士子们便开始兴奋的叫喊起来!

“快快出题,我等已经等不急了!”

“诸老文宝,本公子必要一争!”

“各位兄台见谅,苏某这次不能想让了!”

“……!”

见岸边士子文人皆被吸引,大汉接过身边的侍女双手捧着的诸老所书灯谜,朗声诵读。

“这第一个灯谜,由我家老太爷所出,是猜字谜。我家老太爷拿出的文宝是丹青先生手迹,细牙笔!

题为:何人游学出远门,河水奔流不见影。柯木化柴火烧尽,百舸争流舟自沉!”

大汉诵读完毕,岸边士子文人对许老太爷拿出的文宝大为吃惊。丹青先生,前朝时期文道大家,其手迹在已故文道大家中算是最多的。但他的手迹绝对是珍贵文宝,据传当今帝君书房中还挂着丹青先生遗作。

细牙笔,百年前仰圣学宫谢学士幼年所持之笔。关于它还有一段就穿甚广的传说,传言谢学士三岁时练字,正常毛笔对于幼童来说太过粗壮,握起来困难无比。三岁的谢学士聪慧惊人,专门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细牙笔。

如今存世的细牙笔不足三十支,许老太爷拿出此物与丹青先生手迹,对于兰陵城年轻的士子文人来说真可谓是大手笔。

只是许老太爷拿出的奖赏之物,就让士子文人一阵躁动,纷纷开始抓耳苦思。武白听完后瞬间有了答案,不禁暗想如此简单的题,这是故意送分的吧!

果不其然,不一会儿便有士子给出答案。大汉接着诵读第二个谜题

“第二个灯谜出自桓老之手,桓老拿出的文宝为旭遗图拓本,天瑶玉!

题为:三山自三山,山山甘倒悬。一月复一月,月月还相连。左右排双羽,纵横列二川。阖家都六口,两口不团圆。”

旭遗图,它的来历可就大了去了。臻武帝未建立大臻之时,曾在深山之中异人门下学艺,而这位为臻武帝受业的异人,名号旭阳散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