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2章 雇佣别于征调(2 / 2)

加入书签

这些粮食运到东牟郡,并不是说直接发放各城。荀彧制定了以工换粮的制度。雇佣三城乡民修容城池,平整山川,再给于他们相应的粮食。

东牟郡一开始就否决了征调制度,而是以雇佣的方式运作。郡内需要大肆建设的东西太多了,若是长期使用征调制度,难免滋生民怨。

虽然这些都是属于利民建设,但武白压根不期望东牟郡乡民能有那么高的觉悟。君不见泱泱大秦,煌煌大隋是怎么灭的。

秦之长城、直道、郑国渠、都江堰、灵渠,那个不是利国利民的建设。然而就是因为发展节奏太快,激起民怨,让汉朝捡了个便宜。

汉承秦统,继承了大秦政治遗产,筑就盛世皇朝,四方拜服八方来朝!

隋之运河几乎贯通中原,以会稽、洛阳、涿郡为三点,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四段,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连接起来。还有诸多建设利国利民,依旧是激起民怨,让大唐捡了个便宜。

唐继隋祚,吞下了大隋的劳动果实,屹立世界之巅,万邦来贺,四海皆平。

秦、隋二世而终,却给后来者汉、唐奠定了崛起的基础。

虽然其中不仅仅是因为以上所述,秦之崩亡与赵高、李斯有着很大的关系,隋之覆灭与科举制得罪士族亦分不开关系。

但不可否认的是,两朝的崩灭,都是搞大建设引起民怨沸腾,才给后来者有了可乘之机。

武白自认不是雄主,但他却能看清这其中的忧患,防止未然才是正道。

他有时候甚至想着,要不要苦心专营一番,跻身大臻帝国朝堂之上。

然后大义凛然的推动诸多利国利民的建设,让大臻帝都与秦、隋两朝一样,去做吸引民众仇恨的活靶子。

待诸事皆定,自己再像汉、唐一样,打着推翻暴政,为民请命的旗号从后面捡便宜,想想都觉得热血沸腾啊!

不过这些都只能是想想而已,别的不说,大臻三朝元老桓知儒这个老狐狸,武白自认忽悠不了。

论及政治手段,武白估计桓知儒用三分力气,都能将自己收拾的死去活来。

还好,这方面武白早就物色好顶雷的人选了,到时候能不能成都无所谓,反正又不是自己亲自上场博弈。

确认了东牟郡无忧,武白便提及苍龙禁卫一事。这个决议在东牟郡时已经敲定,不过那是没有苍龙四军的任何一位统领在场。

所以旧事从提,为的是当面询问一下斩阵军、烈火骑、磐石军、苍龙卫这四支军队统领自己的意见。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