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紫气东来游华山 青龙明月争高下(1 / 2)

加入书签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西岳为华山者,华之为言获也。言万物生华,故曰华山。华山雄伟奇险,山势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以险峻称雄于世,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魏晋南北朝时,还没有通向华山峰顶的道路。直到唐朝,随着道教兴盛,道徒开始居山建观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这条险道上却有出现了几个奇怪的人。奇怪之处在于和尚竟和少女同行,还带着条硕大的白狐。不用说,这就是澄洪一行人了。那日,他们一行人离开古桥沟后,便一路同行。和尚带着少女行路本已颇为瞩目,后面还跟着个大白狐,那是不想招人瞩目都不行。为了避开麻烦,一行人就捡山野无人的地方向西前行。行到陕西境内,澄洪想起自己还没到过华山,再一问众人都没去过,便领着众人奔着华山来了。到了华山脚下歇息一夜后,次日天还没亮就动身向华山之巅爬去。

一路上澄洪三人倒还好,安风儿不会武功耽误了不少时间。眼看天就将亮了,再不到山顶就赶不上日出了。澄洪叫忘空背起安风儿加快行程,忘空的老脸竟红了,死也不背。叫忘梦吧,他早跑远了。澄洪摇摇头,背起比自己还要高的安风儿,似行云流水般的飘向了山顶。这一下倒把两个老和尚给仍到后面去了。忘空和忘梦在面使劲的追赶。白狐倒不用担心,比两个老和尚跑的还要快些。

安风儿趴在澄洪的背上,闻着澄洪身上散发的清香,心里只觉很是畅快,还不时回头招呼两个“师兄”跑快点。登上华山之巅放下安风儿后,澄洪就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华山之巅此时静谧安详,天边透过云层泛出的微光照的山崖上的青松愈发挺拔。呈现在眼前的景色异常壮观,湛蓝的天空下面是低伏的连绵远山,黝黑而不见轮廓,湛蓝的天空尽头是一线白光。这白光把天地分为简单的蓝、黑两色。

随后跟上来的忘空忘梦也痴迷于眼前的景色,默默无语。安风儿站到澄洪身边喃喃道:“我要是不跟着师父,那里知道天下还有这等景致!”白狐朝着微微泛着红光的天边,仰首长啸起来。安风儿抚了抚白狐的脖子道:“好啦好啦,知道你喜欢,就别喊了!”澄洪喃喃道:“紫气东来!”安风儿闻言抬头看向了天边,在湛蓝色的天空与红光白光的交映下,天边出现了一缕氤氲紫气,甚是好看。澄洪却突然转身看向了来路。“哈哈哈,好功夫,竟能觉察出我来。这次来中原真是不虚此行!”

忘空几人闻言一惊皆朝身后望去,只见身后不远处已经站了一个背着长剑的青年,身着白衣,气度不凡。来人其实刚上来就被人家发现了,还没仔细打量这批先到之客,此时目光扫过澄洪四人和白狐心里不禁感到了惊讶。澄洪道:“阿弥陀佛!小僧澄洪有礼,不知英雄来自何处?”那青年人拱手一礼道:“在下昆仑江枫。打扰了几位的雅兴,请勿见怪!”忘空道:“阿弥陀佛!原来是西域青龙,失敬失敬!”

青年见有人认得他,呵呵笑道:“请恕在下眼拙,不知你们来自何处?”安风儿抢着道:“我们是少林寺的,这位是我师傅!”说完深怕别人不知,还扯了扯澄洪的僧袍。那青年江枫一愣指着澄洪,哈哈哈大笑起来。笑声洪亮高亢,在群山间经久回荡。澄洪可是少林的下任方丈,怎能让人如此无礼。忘空上前一步道:“阿弥陀佛!西域青龙虽威名远扬,但却不识礼数,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忘梦也上前一步高喧一声佛号,话音中已是施展了少林狮子吼。青年的笑声顿时被掩盖下去了。

澄洪看了看青年的身后,道:“阿弥陀佛!想不到今日到华山之巅的来客不少。那二位施主也请出来吧!”青年闻言收住笑声看向了来路,只见不远的山石后转出了二位女子。两位女子身着青衣腰系宝剑,英姿飒爽,相貌都很清美,一个三十上下,一个不到二十。那青年江枫笑道:“原来是秦掌门和林姑娘来了!”那三十岁的女子不理江枫,径直走到澄洪身前行了个很正式的武士礼道:“在下天山派掌门秦明月,见过少林长老!”她身边的女子也朝澄洪等人躬身一礼道:“林青侠见过少林长老!见过两位大师!见过女侠!”澄洪心忖:林青霞?见这两位女子如此客气,忙躬身还礼道:“阿弥陀佛!秦掌门、林女侠不用多礼!倒是小僧有些失礼了。”忘空、忘梦、安风儿也还了一礼,却没言语。

那青年江枫见秦掌门如此恭敬,心下吃了一惊,抱拳道:“江枫自小就到了西域昆仑,不熟悉中原之事,刚才有失礼之处,望请海涵!”澄洪道:“阿弥陀佛!江施主英雄豪侠,气度不凡,小僧幸会!”忘空和忘梦见小师叔应对自如,尽显大家风范,心下不仅暗暗点头。

此时,天已大亮,跳出云层的初阳照得华山一片金黄。江枫对秦明月掌门道:“秦掌门,你们来了很久我都不曾觉察,江某甘拜下风!昆仑输了!”秦明月道:“江大侠,你没有输,其实我们也刚到!”江枫道:“那你怎么知晓这位小大师就是少林长老?”秦明月看着澄洪道:“我也是看到这位圣僧头上的九个戒疤才知晓的。在少林寺中有九个戒疤的僧人少之又少,只有掌门住持和数位德高望重的长老才能拥有。再看这两位大师头顶有六个戒疤,我就十分确定这位年纪轻轻的圣僧就是少林长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