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老朱头,这可是你逼我的!(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朱允熥见老朱不洪武挥鞭了,胆子渐渐大了起来,给老朱上了说教的口吻。
「皇爷爷,皇帝不是你这么当的!」
老朱闻言冷哼一声,在心里给逆孙加了一百鞭子,打算一会儿歇过来就开工。
「咱当了半辈子皇帝,还不如你个刚断奶没几年的娃娃?」
「皇爷爷,皇帝是管大事的,不是整天盯着鸡毛蒜皮的小事的。」
「如果啥事都让您管,那您养那么多官员干嘛,让他们吃白饭吗?」
老朱闻言龙眼再次瞪起来。
「你懂什么,咱那是不放心他们,怕他们糊弄咱!」
「你个逆孙别狡辩了,赶紧给咱趴好,咱打烂你屁股还得去批奏折呢!」
「皇爷爷,您能不能让我把话说完!」
老朱冷哼一声,明显处于暴怒的边缘,但却没有打断朱允熥的话。
「皇爷爷,请您想一想。您能坚持几十年每天上朝,每天处理这么多奏折,但不代表大明的其他皇帝能做到呀!」
「您看看历史上其他朝代的皇帝,他们有谁像您这么忙?」
「就算孙儿也能像您这样,那孙儿的儿子、孙子,也能做到您这样吗?」
老朱听到朱允熥这样说,还真认真地思索起来。
他自认算得上勤政的皇帝,谦虚点说在历朝历代的皇帝里,单论勤政的话他至少能排前三吧?
但正如那逆孙所言,他能做到这么勤政,可不代表老朱家的后世之君也能做到。
一旦有那么一两个懈怠之人,大明的国事岂不是耽搁了?
老朱想到这儿,并未觉得自己有错,只觉得自己该将皇帝如何上朝,每天批阅多少奏章之类的写到皇明祖训里,将其制定成祖制,让后世之君去遵守。
至于逆孙不勤政,那就打到他勤政为止!
「说完了?」
朱允熥一听这老头的语气,就知道这老头完全没听进去,吓得他赶忙补充道。
「没!」
「皇爷爷您再想一想,历朝历代像您这么英明神武、明察秋毫、聪明睿智的皇帝能有几人?」
老朱听到大孙这番彩虹屁,老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
如果是对外人说嘛,他肯定是要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类的放在自己前边,然后自己屈居第五的位置。
但对上自家大孙就不用顾忌这么多,微笑着点头应了就是。
「咱私底下说,比咱强的应该是没有,哈哈哈……」
老朱开心地说完,再次挥舞下鞭子吓唬道。
「你以为拍咱的马屁就能逃过这顿毒打了?」
「咱告诉你,门都没有!」
朱允熥见老朱不要脸地承认了,赶忙顺势说出接下来的话。
「皇爷爷,孙儿可不是拍您马屁,而是在跟您陈述一个事实。」
「您就是英明神武,明察秋毫嘛!」
「但您想想,您能保证咱们老朱家的后世子孙,个顶个的都像您这么聪明?」
「您能听了臣子的汇报就给出决断,可不代表咱大明的后世之君也都有这个本事啊。」
「如果他们没有您的英明神武,明察秋毫,但却只学了您的决断,遇事乱出主意,乱下决定,那咱们大明不就乱套了吗?」
老朱听到这话,脸上终于露出忧虑之色。
如果说逆孙最开始说的话,还是在给自己偷懒找借口,那刚刚这番话已然在探索朝廷制度和皇权传承了。
而且这个意见提得非常有见地,可谓是一针见血!
老朱情
不自禁地就开始在大殿里踱步,认真思考着大孙提出的问题。
然而,让他郁闷的是,他在大殿里转了好几圈都没想到妥善的办法。
毕竟,后世之君懒惰,不愿意上朝之类的,他可以通过祖制来确立,逼着他们每天上朝。
但后世之君的聪明与否,却不是他所能控制的。
万一真出现一个能力不行,身体素质也一般的皇帝,还要像自己这般勤政,什么事都要自己拿主意,那大明岂不是完蛋了?
老朱想了好一会儿,见到大孙已经从凳子上爬了下来,正捂着屁股要溜,气得他「啪」的一声抽在地上。
「你要去哪儿?」
朱允熥听到这声音吓得一激灵,赶忙回身谄媚地笑道。
「皇爷爷,孙儿看您正在想事情,想着先去太医院上个药,回来让您打的尽兴点……」
老朱闻言气得直吹胡子,这逆孙说的话太可恨了,像咱稀罕打他似的!
「滚回来!」
「哦哦……」
朱允熥刚挪回来,就听到老朱开口问道。
「你来给咱说说,怎么解决后世之君贤愚不均的问题?」
「皇爷爷,您脑子是不是坏掉了?」
「这种问题咋解决呀,您就是把老天爷抓过来也没辙!」
老朱听到这话,气得直跳脚。
「你脑子才坏掉了呢!」
「你个逆孙竟然敢这么跟咱说话,看来咱刚刚还是打得轻了!」
「给咱重新趴回去!」
朱允熥听到这话气得都快哭了,委屈巴巴地爬到凳子边上,然后屈辱地趴了上去。
然而,让朱允熥意外的是,过了很久都没有鞭子落到屁股上。
朱允熥回过头看过去,只见老朱正坐在台阶上,皱着眉头想事情。
老朱算是被大孙的问题彻底难住了,想不明白这件事,他估计几天几夜都睡不着。
朱允熥见自己随便抛出一个问题,就把这老头给难成这样,当即有点不落忍。
「皇爷爷,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老朱闻言眼睛顿时一亮,满脸希冀地看向大孙。
虽说这孙子惫懒了点,对自己也不那么恭敬,但脑袋瓜是绝顶的聪明,眼珠子一转就有一万个鬼主意。
「给咱说说!」
「要是说得好,咱今天就不罚你了!」
朱允熥闻言登时搬起小板凳,凑到老朱面前,胳膊支在小板凳上说道。
「皇爷爷,这事其实可以通过制度来确定下来。」
「什么制度?」
「孙儿是这么想的,既然咱们不能保证后世之君的聪明与否,那就得给他们准备一个秘书班子,帮着皇帝处理事情。」
「比如说,让秘书班子先看一遍奏折,然后写上自己的处理意见,皇帝看过之后觉得可行,就在上边写个准字。」
朱允熥说的这个在后世一点都不新鲜,甚至过不了几十年,就会成为影响大明皇帝首选的制度——内阁制。
历史上的内阁,就是替皇帝草拟处理意见的一个机构,只是随着大明的皇帝越来越懒,内阁的权利越来越大而已。
但从整体上来说,内阁制还是利大于弊。不仅极大地缓解了皇帝的工作压力,更是将皇帝执政水平拉回到平均水准以上。
哪怕大明后世出现了几十年不上朝的嘉靖、万历两个皇帝,大明依然没有崩溃,就是因为有内阁制度的辅助。
老朱听了大孙的话也颇为意动,他在废除丞相后,也搞了些翰林来充任秘书。
不过,他个人精力旺盛,根本不用别人替他出主意,渐渐就将翰林制度废了,变成了自己一个人治天下。
现在听到大孙的提议,他觉得倒是可以把馆台制度重新捡起来,搞一个有办事能力的秘书班底,帮着自己处理一下朝政。
正好趁着自己当皇帝的时候,检查一下有哪些优劣,然后及时作出调整。
老朱想到此处,朝着大孙满意地点点头道。
「主意不错,咱以后会留心此事。」
朱允熥见老朱听进去了,胆子顿时大了几分,开始将后世的内阁制度完全搬了出来。
「皇爷爷,其实还可以继续细分。」
「比如说将朝政大权分成决策权和建议权两个部分。」
「有建议权的人没决定权,有决定权的人不能提建议。」
「咱们可以建立个新部门,就叫他内阁好了。从文武大臣里挑选老成持重之人,帮着咱们出主意。」
「然后咱们把司礼监地位提升,让他们帮咱们盖章盖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