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治国方略(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好啊!”蒙古军士崇敬强者,伯颜虽然赢得并不太光彩,可他英勇彪悍,神武过人的形象却是深得人心。不论敌友,均是暗自佩服,欢呼沸腾。伯颜抢身上前,抓起自己的大旗一挥,众人欢呼更盛。
齐恩目光如电,四下一扫,果然看见一个身影一闪而逝。暗中凛然:“军营里居然还有如此高手。是我大意了。”方才他阻拦伯颜掷来的大旗,本可成功拦截下来。可刀身却突然断裂,原因就是有人暗中出手,以飞石击中齐恩的木刀。此人的功力之深,远在齐恩之上,甚至连伯颜恐怕也有不如。而且此人弹射飞石的手法与伯颜斩杀兀良、色音的招式如初一辙。齐恩不由纳罕。
胜负已分,耶律楚材宣布伯颜胜出,齐恩手下大将无不深以为耻。性急的纳善将大刀一把仍在地上,大骂道:“这算什么狗屁规定,那小子没有一兵一卒了,居然只是因为折断我方大旗,就算他赢?那我们还打什么仗。”
阿术沉声说道:“纳善,不得无理。这规矩是相国大人亲口制定,只能怪我等无能,请将军责罚。”众军士也一起跪下拜倒:“请将军责罚。”
齐恩将大家扶起来,笑道:“我罚你们干什么?你们今日的表现很好。伯颜号称常胜将军,作战勇猛,今天却被你们杀的溃不成军,在整个蒙古军营,大大的露个一脸。我该给你们庆功才是。至于比赛的胜负,我不在乎。真正的较量应该是在未来的战场上。何必在一场模拟演练中和自己的部队争一时长短。”众军士均觉有理。各将军组织队伍,带回自己的校场。自己则与伯颜见过窝阔台等人。
“好好好,今日之战,实在令本王大开眼界。本王自幼随父出征,南征北战,统御将士足有十万之众。可也少有今日这场仗打的精彩。伯颜将军神勇无敌,不愧我蒙古数一数二的悍将,齐恩虽败由荣,排兵布阵,天下第一。无论今日你们谁胜出,本王都无遗憾。”窝阔台见二人回来,连忙起身相迎,显得十分欣喜。
伯颜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拱手笑道:“王爷过奖了,相国大人,末将托福,小胜一场,总算扳回一局。如今双方一比一打了个平手,关键就在这第三局的比拼了。就相国大人出题吧!”
“亏你有自知之明,你的确是托了相国大人的鸿福。否则现在就可以拍屁股走人了。”娜日闻言酸溜溜的说道。显然对伯颜的投机取胜十分不满。她虽是公主,但是生在蒙古,说话做事从不讲究这些俗套,所以口无遮拦。窝阔台尴尬的干咳一声,训斥道:“娜日不可胡说。伯颜将军骁勇善战,众所共见。胜负之说又岂是一家之言可以左右的。相国大人不要见怪,还请出第三题吧!”
耶律楚材笑笑,并不十分在意。捋捋长须说道:“这第三场考试,区别与前两场。乃是文考。娜日公主文才武德皆备,这驸马之选,当然文韬武略都精通。之前两番考校,一是本事,二是谋略,这第三场,考的就是两位的经世治国之道。”
木华黎和述律哥图对视一眼,都将目光放在伯颜身上。巴邻家族家世渊源,伯颜同样酷爱汉家文化,乃是蒙古军营有名的儒将。若说经世治国之道,除耶律楚材之外,恐怕少有人能及上伯颜。
伯颜心中暗喜:“真是天助我也!”当即抢先说道:“相国出题就是,伯颜尽力而为。”耶律楚材点点头,道:“唐时有一位名相,名叫魏征。他曾有言道:打江山易,治天下难。可见这治国之道,要远比打下一个帝国艰难的多。我蒙古皇帝,君威四海,征战欧亚,版图之大,前所未有,疆域之广,亘古而无。可打下这一座江山容易,要治理起来却是千难万难。如果有朝一日,我蒙古大军荡平四海,统一诸国。那首先要做的应该是什么呢?”
耶律楚材话音一落,窝阔台与木华黎不由对视一眼。自从蒙古统一诸部,成吉思汗东征西讨,疆域不断扩大,臣民越来越多,虽然蒙古大军悍勇,从未遇到生死存亡的巨大压力。可是内部问题却也逐渐增多。如果真有一日,整座江山打下来了。那这个国家应该如何治理?耶律楚材将这个问题提前摆出来,众人也不禁凝神细听,看看二人如何回答。
二人沉思片刻,伯颜首先发话:“就先由我来答吧!多给齐恩将军一点思考时间也好。”娜日冷冷说道:“你是怕被我小白哥哥抢先把话都说完吧!”伯颜充耳不闻,耶律楚材点头示意他可以开始了。
伯颜清清嗓子,朗声道:“我蒙古帝国,征战四方,是在马上打下来的江山。可说道治理,却非靠武力就能解决的。七年前,四王子托雷远征金国,攻占金国数省,可大军一走,治理起来却困难重重。盗贼四起,匪徒为患,城市治安条令荡然无存,使得军臣百姓深受其害。治国之本,乃在法令。我蒙古虽天降圣者,统一蒙古,颁布了扎撒黑草原法,也不过是草原最原始简单的法律条令。而后远征花剌子摸,弊端渐生。我听说相国大人从军而行,为解决这一问题立下便宜十八法,为临时法律,社会治安才逐渐稳定下来。故而伯颜不才,认为立国之后,第一要务,在与立法。古语云: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民之本。只要法令出焉,令行禁止,则社会安定,教化众生,主张仁孝治理天下,重儒学,开恩科,纳良才,轻赋税,保民生,广开言路,则天下一统,江山稳固。不知相国大人以为如何?”
耶律楚材微微一笑:“老夫临时起笔,制定的便宜十八事,乃是仿照金国法令和汉人重要的几条律法制定而成,老夫自己的主张却是少之又少。本不足为方家一哂。今日被伯颜将军提出,实在羞愧的很。将军论断,远超老夫十倍。天下一统,却是需要严明的律法,以正民风。不过,想必齐恩将军更有高见。我等洗耳恭听。”他见齐恩听到伯颜之言,隐隐有不屑之色,故而向齐恩讯问。
众人闻言纷纷看向齐恩,这个原本在他们看来平凡无奇的小人物已经不止一次刷新他们的三观了,想到他本身就是汉人,不知道此刻是否还有独到见解。
齐恩在众人目光注视下突然一笑,转而问向伯颜:“敢问伯颜将军,在您解决诸如流氓地痞、盗贼成群、杀人越货,民风不纯的种种问题前,我可否先问一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种现象的呢?”伯颜冷冷道:“你耳朵不好使吗?刚才我已经说的清楚明白。国家刚刚统一,没有统一的国法,无法可依,必定社会混乱,不能令行禁止,秩序威严荡然无存。所以凶人四起,盗贼成群,民不聊生。”
齐恩哈哈笑道:“依伯颜将军之意,是因为国家没有合适的法律,故而民风不纯。可据我所知。上古之时,国家未立,圣人治国,也从未听说有什么复杂的律法。圣人垂手而治天下,使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即使犯了错,也只是画地为牢。民风至纯至真。反而是后世子孙,律法越来越多,但民风却从未有听说那么淳朴。伯颜将军对此,又作何解释?”
“这・・・”伯颜不由语塞。齐恩不待他思考,接着又道:“依齐恩看来。国家统一,第一要做的,只有四个字。大赦天下。”
“大赦天下?”众人面面相觑,一脸疑惑不解。唯有耶律楚材眼中含有赞赏之色。示意他继续说下去。齐恩解释说道:“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以德立天下。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就是说,治理国家,既不能操之过急,又不能不把握火候。两者皆相适应,方才是治国之道。春秋时期,有一位中原霸主,名叫齐桓公,一次,齐桓公征讨一个鲁国,打败鲁国精锐。可是在接受鲁国公降书时,却被鲁国大将沫挟持,逼迫齐桓公交还被侵占的土地。齐桓公无奈,答应了沫的条件。回到齐国本想兴兵复仇。却被贤臣管仲劝阻。说道,不给鲁国土地,不过一时之快。失信于诸侯,天下人就不会帮我们了。齐桓公采纳了管仲的建议,不仅归还了鲁国的土地,还赦免了沫的罪。齐桓公此举,各国诸侯都觉得齐桓公有信义,便都依赖齐国。齐桓公不战而屈人之兵,九国会盟,登上春秋霸主地位。治国也是如此,唯有德者居之。以法治国,莫如以德,教化众生。伯颜将军方才所言盗贼四起,地痞为祸。我们看,盗贼的盗字怎么写。上面一个次,下面一个皿。次者,少也,皿者,碗也,一个人如果连吃饭的碗都没了,不做盗贼难道等死吗?地痞的痞字怎么写,外面一个犷,里面则是上口下人。犷者依靠之所用,连一口人都没有依靠的了,行事当然百无禁忌,又有谁能约束呢?执法者,不明其理,不查其行,只是依法律行事,却不知,法律在大,大不过一个理,理在大,大不过一个情。百姓缺衣少粮,如何生存?长此以往,只会官逼民反,天下大乱。你自称自幼学习儒学,却不上体天心,下恤黎民,经世治国,岂是一个法字可以以偏概全的?唯有以德服众,广播仁义,大赦天下,信义著与四海,举国之臣民如沐皇恩,岂有不诚心归顺之理?我们依次而定制度、议礼乐、立宗庙、建宫室、创学校、设科举、求方正、劝农桑、省刑法、薄赋敛、尚名节、赈穷困、如此恩威并施,使国泰民安、百姓乐业、六畜兴旺,商贾不以金帛而避法,官吏不以权而谋私,山野不出绿野之强人。此方为治国之本,兴邦之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