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李信获封北路指挥 两路进军兵指冀州(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李信接到作为北路总指挥的圣旨,统领并,冀,幽三州军队,从北边进攻黄巾军。那么为什么让李信带领重兵,而不是让幽州的刘焉来作为主帅,这就归功于曹节,对就是这个死去的大太监。
由于当年曹节为了斩草除根,所以就假装李膺是只针对自己,这样才能让其他的十常侍不去针对李家下黑手,从而不会发现自己的计划。同为十常侍用得着这样?那是当然的,即使是十常侍这样的团体同样有头领,作为头领的曹节当然要避免有重要的把柄落在其他人手中,毕竟十常侍之间的权利竞争也十分厉害,可以一致对外,但更多是考虑自己的利益,如果可以减少一人,那么其他人都会乐见其成,更何况是权势最大的曹节。尤其对于张让来说,身为二号人物怎么会不想成为老大,享受权利带来的快乐。所以曹节谨小慎微,尽量减少自己东窗事发的可能。
再加上曹节死后,李信没少用琉璃制品贿赂张让等人,让张让和其他的同党认为,李家不过是跟曹节翻脸,并不是要与十常侍为难,对于十常侍李家还是没有恶意的,甚至还有些亲近。财帛动人心,十常侍们自然看在钱财的面子上对李信多加关照,李信可以坐拥并州就有“她们”出力。而且一开始本来是让刘焉节制各州的军队,但刘焉是个胆小怕事的主,一看到黄巾军声势浩大,短短十几天冀州已经几乎完全沦陷,下一步就是要攻打幽州,对于自己的老巢就要被攻击的刘焉来说,他那里有功夫管其他地方的事情,能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不错了。所以主动上表请辞,但是他请辞不要紧,北路大军还要有人指挥,所以就听从了手下人的建议,推荐曾经降服了鲜卑的李信来统帅大军。
其实刘焉并没有安什么好心,他是想借刀杀人,借黄巾军之手削弱李信的势力,毕竟幽州距离并州太近,尤其是鲜卑被降服之后,只要兵出雁门,沿着长城一路向东北进军,然后经由代郡向东突破长城就可以直接攻打幽州治所范阳,对于李信的骑兵刘焉知之甚少,但是凭借经验还是可以断定,与鲜卑通商已久的李信手中已经有了数量不低的骑兵部队,长城防线过于漫长,对于机动性极强的骑兵来说找的突破口极为容易,范阳会在没有得到警报的情况下被突袭,这样的结果是灾难性的,所以要尽可能的削弱李信的力量让李信没有办法攻击自己。而且刘焉知道自己的儿子很不成器,不要说是在乱世搅动风云,就是在自己死后能够守住地盘都是奢望,李信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成就,将来不可限量,尤其是大乱将至。刘焉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对于汉室来说并没有多少归属感。想到的是与李信结个善缘以后即使刘璋落在李信手中,李信也念及往日的旧情会放他一马,至少会落得一个富家翁的生活,毕竟李信的仁义是出了名的,不会自损名声。刘焉举荐李信是想一石二鸟,不论成败都是自己获利。
李信明白刘焉的意思不?那是当然,毕竟北路指挥的确定,这么大的事情李信怎么能不关注,但是有一点即使李信识破刘焉一石二鸟的计划又能如何?刘焉是汉室宗亲,又主动让贤,站在道义的制高点,李信根本没有办法。而且计策又是阳谋,你根本无力拒绝,如果拒绝一顶不遵皇命的帽子一扣,李信就永世不得翻身了。
对于李信来说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果指挥得当,布局有法,那么就可以趁机对冀州实施控制,即使被迫撤走,也会为以后的占领奠定极为有利的基础。万一失败,那么后果就是,李信这几年的心血全部付之东流。但是李信知道这一次许胜不许败,他是背水一战,所以制定了详尽的计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