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张备战(2 / 2)

加入书签

秀才爷在一边儿看的奇怪,张备战怎么一会儿就晕了两次,还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望着张大民的眼光就更加神秘起来。本来,秀才爷也明白自己的本事,给大民针灸按摩也就是图个心安理得,不至于眼睁睁看着大民死亡而毫无作为,没想到大民恢复的如此之快,让秀才爷心里就有了一点想法。

“呵呵,秀才爷,呵呵呵,我让他给您道歉!”张大民不知道怎么给秀才爷说,也觉得不应该给秀才爷说,阿萝的秘密应该烂在肚子里。

秀才爷活了一辈子,岂能连张大民的意思还不明白,又慢悠悠地打起了拳,“他也姓张。”

张大民自然明白,秀才爷让自己注意分寸。张备战虽然贪财了点,但似乎也没做过什么天怨人怒的事情,何况,他也是秀才爷的亲戚,还是村长,关键是,张大民留着他还有用。

经过七八次泼水,张备战被折腾的死去活来,张大民终于算是摸出了点门道:百万分之一就脑袋疼,百万分之二的电击强度,大约与刺疼相当;百万分之四就是剧痛了,百万分之五就有点头痛欲裂的味道,百万分之七是生不如死的痛,百万分之十就昏迷了,只好把电流强度划分成一百万份。

张大民玩的开心,张备战就惨了,等张大民得出了结论,张备战一见张大民就象见到鬼一般,直接闭上眼睛等待昏迷。

在张大民装神弄鬼的表演和金箍圈的折磨下,张备战很快就说出了整个事情的经过:半年前有个戴墨镜的人在县里把他拦住,给了他2000块钱,说是随时注意那个活尸的情况,若是有任何风吹草动,就给他打电话。办得好,每个月都有2000块钱拿,办不好,那就村长也别干了。今天早上那个人打电话过来问情况,张备战说前天刚看过,还是一副活尸模样,没什么动静,那人叫他继续注意,并说钱马上就给他汇过去。张备战挂了电话,就听到手机有短信,果然收到2000大洋,觉得那人还真是诚信,那么自己也该再来看看,起码也诚信是不?

于是,张备战就这么来了。

在张大民的要求下,张备战老老实实地给秀才爷磕头认错,保证了一大堆,还要求张备战以后还对那个人说自己还是活尸模样,不许表现出来异常,口气不对都不行。张备战多年的混混,自然知道该说什么,连忙保证一定做到,他还指望那2000块钱养家糊口呢。这才被张大民允许下山。

那张备战现在见到张大民就像见到鬼一般,那里敢说半个不字儿?待张大民放他下山,更是一句话没说,直接一溜烟儿地跑了个没影子。

秀才爷看了张大民一阵,似乎要看出什么东西,但最终什么也没说。

没过一会儿,大民老妈依旧上山送饭。饭间张大民就说已经彻底制服了张备战,以后就可以光明正大地生活了。大民老妈自然不信,但看到秀才爷也在点头,也就相信了,立时高兴起来。饭后,秀才爷说大民的身子差不多好了,剩下的就是浆养身子的事儿,他就不再给大民针灸了,三人一起下山。

老实说,张大民对秀才爷是万分感激的。这老头话不多,刚开始的时候,每天两次给张大民针灸就要用去三四个小时的时间,那是很累人的事情。大民醒来后,和秀才爷也交流了不少话题,尤其是秀才爷的国学功底实在深厚,很多典故张大民都没听说过;其次就是秀才爷的医术,浸淫了一甲子的功力,大民和阿萝都非常敬佩。但除了这些“正经的学问”之外,老人似乎看破红尘,不愿意说,所以显得老人有点沉默寡言。

大民父母这段时间精神好了不少,唯一担心的就是张备战这个奸细。现在最大的担心除去,人立马轻松起来,敢在外人面前笑了,声音也大了起来。聚灵体也渐渐显出了作用,老爸老妈、秀才爷的身体都渐渐好起来,脸色也都红润起来,尤其是大民父母,现在和两个月前一比,完全是两个人,那个时候整个人都是憔悴的,现在都是满面春风,脸上也是红润润的,精神劲儿那就别提了。半个月前,张大民依旧请阿萝给外婆、大姨婆接种了聚灵体祖细胞,阿萝虽然不大满意大民的得寸进尺,但也给她俩接种了,说是看在她俩对大民一家还不错的份儿上。

下山后第三天,大姨婆、外婆请人杀了肥猪,给大民做了一顿丰盛的接风宴席,邀请了村里所有的42口人来吃饭,算是将张大民一家正式介绍给全村的人。

除了三个吃奶的娃娃,五个没上学的女娃子,全村最年轻的人就是27岁的张大民、30出头的张备战,然后就是大民老爸老妈,47岁,剩下的都是60以上的老头老太太,都是不愿意离开梨花坞,或者在城里住了一段时间又回来的。中年、壮年、青年人一个都没见,都出去打工或者干脆在城里居住了。

五个没上学的女娃子,四个六岁、一个七岁,父母都出去打拼了,孩子留在爷爷奶奶身边。张家族里或许有点重男轻女,一看生了个女娃,就留在梨花坞,户口都没上,年轻人出去打拼,或者出去再生一个男娃儿。

村里没有幼儿园,家里人也不重视,也就造成五个女娃儿跟个野小子一般,整日的上蹿下跳,不是爬树掏鸟就是下河摸鱼,村里人也都看的惯了,没人管。前一段时间大民在山上,据大人说是一个死人,孩子们害怕不敢上山玩耍,大民这也是第一次和她们见面。

五个女娃子,有三个叫大妮儿,两个叫大丫,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大人们一声叫喊总有两三个应声虫,倒也热闹。

大民一家三口被大姨婆、外婆带着,挨个儿介绍、敬酒,这些老人的辈分个个比大民高,陈顺两口不好意思下跪磕头,那就只有大民承担了这份儿差事,一圈下来,磕了上百个头,酒都喝饱了。

北方讲究辈分,尤其是古老的家族,新人进门这个礼是少不了的。酒是自家酿的,小麦为主,加上一些大麦、青豆,再加一点儿老酒做酒母发酵而成。每年家里的男人都要做一些,配料多少总有些区别,因此每年的味道都略有不同,各家的就更不用说了。

张玉华带着丈夫陈顺、儿子张大民回归祖祠,这在古代叫“老女归宗”,怎么说都是族里的一件大事儿。

一般来说,“老女归宗”多是指女人被夫家“休妻”后无处可去、又无生存能力,只能回到娘家苟活的事情,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儿,娘家一般也不愿意大张旗鼓,闹的人尽皆知。但陈顺、张玉华的情况很特殊,第一不是张玉华的问题被夫家休妻,第二在陈顺落难期间其养父母连面儿都没露一下,第三张大民的事情明眼人都知道是被人陷害,所以梨花坞的人很同情陈顺一家,加之梨花坞的人口越来越少,也急需增加人口、秀才爷也极为欣赏张大民的聪明劲儿,力主接受张玉华的请求,但要求张大民及其子孙不得改姓。

秀才爷虽然不是族长,但人家的辈分、年纪、威望放在那里,现任族长、六十九岁的张义山自然没什么话,张玉华一说马上就答应了,顺带让秀才爷给张大民改名儿。按照张家辈分字儿“礼义仁智信忠孝德福寿”的排行,张大民属于“智”字辈,况且大民向来冲动,做事不计后果,用“智”这个字儿来警醒他也不错,干脆改名“用智”,作为警醒,“大民”就当小名儿用了。

于是,族里组织,大姨婆、外婆这两个归宗的老女出面张罗,在祠堂前的大梨树下摆宴欢迎张玉华一家归宗。一家三口在族长张义山、包括秀才爷在内的八位长辈的见证下,正儿八经地给祖宗三叩九拜,给张大民定名“张用智”,算是正式入了张家族谱。

当然也少不了村长张备战的事儿,让他找个理由给张玉华一家入户口、办理身份证,这都是麻烦事,没有张备战这混混还真不好办。不过,张备战拿了族里给的两万块钱后,一个多月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张玉华一家三口的户口、身份证都办了下来,还是土生土长的村民,一辈子没离开过梨花坞!

这到让张大民对张备战刮目相看,要知道这户口、身份证的事儿可是难办的很。以前上学的时候,有个同学嫌自己的名字不好听,想改个好听的名字,没想到学校派出所说得去出生地办理,出生地派出所又要单位的允许证明,回到学校让办公室出证明,人家说只是学生户口,要改得等你毕业了户口转回原籍再说……反正折腾的够呛,到毕业了也没改成。这还仅仅是个改名字的事情,若是莫名其妙地多了一家三口,天知道会遇到什么事儿。

但张备战硬是一个多月就办成了。

了解后才知道,张备战是“义”字辈儿人,原名叫张义林,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改成了张备战,挺有特殊时期遗风。

【ps:今天有了本书的第一个收藏,呵呵,心里很高兴,可不知道怎么查是谁收藏的,只能在这里感谢这位读者,谢谢您!这是我的第一个收藏。】<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