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想做“大事”的老板(1 / 2)

加入书签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礼拜天,周建华吃过早饭后便骑了自行车去了县城“机电设备服务部”。在经过街上的县人民医院的时候,周建华特意进去买了十支“体温计”出来,等他来到竹篾制品厂自己的厂房门口时,厂房里面已经传出了叮叮咚咚的锤击木板的声音。

周建华走进去一看,有两位木工师傅正在厂房大门一侧的拐角处忙乎着呢,那里是两个用木板搭建的小仓库,尚未完工。离库房不远处,有四套两两相对倚窗而放的办公桌椅,钟民和闵贵宝正坐在那与另两位20来岁的小伙子谈论着什么。

周建华直接朝他们走了过去。

钟民抬眼看见周建华过来了,便乐呵呵地提醒了大家一句:“我们厂长过来了!”

随即几个人都先后站了起来,钟民迎上几步给周建华一一介绍道:

“他们俩就是我在三中的同学,这位是王志刚……这位是罗少华……他们后天开学,这两天都可以过来做事,另外,他们开学后之后,每天晚上也还可以过来。”

“哦!你们好!欢迎二位加入我们!呵呵……”周建华微笑着和两个年轻人握了握手。

“周厂长好!”王志刚和罗少华两个人一边与周建华握着手一边拘谨地回应道。

这两个人望着着周建华,眼睛里都充满了好奇的神色,心说这个小伙子这么年轻就做了厂长,真是逆天了!要不是自己亲眼所见,真是不敢相信!不过,看这位小厂长这身打扮这么随意,还背着个工具包,这也太滑稽了点吧!这哪里像个厂长,压根就是一个业务员的样子嘛!

“呃……”周建华略一迟疑,并没有反对“厂长”这个职位称呼,随即又问道:

“钟民已经和你们俩都介绍过我们的情况了吧?”

周建华心想。一个企业还是得有些规矩的,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啊!称呼其实也是一种心理暗示,在一个企业里还是要尽量以职务相称为好,可以让每个人都能时时记住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反之,如果企业里称兄道弟的事多了,就容易失去专业和高效的工作氛围,好比穿便装一样。容易使人在行为举止上懒散起来,那可不是自己想要的企业文化。

“嗯!钟民都和我们介绍过了。”两个人回答道。

“日后要签“劳动合同”以及“保密协议”的事也都说过了吧?”周建华又笑着问道。

“说过了……”两人略显纠结地回答道。

“怎么样?对这个“劳动合同”以及“保密协议”的事,你们有啥想法没?”周建华微笑着问道。

王志刚和罗少华两人互看了一眼,又瞟了眼钟民,欲言又止的样子。

“呵呵……怎么?有啥不好说的吗?”周建华笑着问道,也扭头看了眼钟民。

“他们俩有点担心。”钟民见状便解释道:

“他们怕签了“劳动合同”和“保密协议”后。将来他们所在的单位一旦有了招工指标,他们也没法回去参加工作了,所以,他们想问问能不能先不签约,就这么做着,签约的事以后再说。”

这个年代,许多国营企业都是这样。职工的子弟小学或中学毕业后,只能作为“待业青年”在家待业。“待业青年”们参加工作的途径只有两个:要么是企业招工,一般都是优先招用本企业或本系统职工的子弟;要么就是顶替,就是父母离开工作岗位后,空余下来的岗位由其子女来接替。多少年以来,国家一贯认为“失业”是资本主义国家才有的黑暗现象,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待业”,没有“失业”。

这几年国家开始逐步放开个体经济的发展。开始允许城镇的无业人员申请“个体户”营业执照从事服务、修理和手工业,但此时的社会观念都是瞧不起“个体户”的,在绝大多数人眼里,做工首选国营企业,不得已才进集体企业,至于做个体户么,太丢人了。在家待业都比做“个体户”有面子。

此时城镇里往往只有那些劳改释放人员,因为自己以往的污点而得不到任何单位的接纳,生活实在无着了,才会想着去做“个体户”。所以,“个体户”这条路对于这个年代的大多数城镇年轻人来说,都是形同虚设。

“呵呵……这可不行啊,两个东西都得签!因为我们是技术型企业,如果不签这两个东西的话,我们就不敢用你们了。”周建华笑着解释道:

“但是我能理解你们的顾虑,你们尽管放心,将来你们一旦有了更好的工作的话,完全可以选择辞职,并不会应为有这么一个“劳动合同”就绑住了你们。而且,我们剑城县也没有其它和我们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你们签了“保密协议”也不会影响到你们进剑城的单位上班,所以你们尽可放心。“劳动合同”和“保密协议”的条款等我明天拟出来给你们看看,你们看了就不会担心了。”

“嗯!好的,我们其实也就是没看到东西,不大了解,呵呵……”王志刚笑着回道。

“是呀,没看到东西心里没底,呵呵……”罗少华也附和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