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曲径探幽(1 / 2)

加入书签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其实,周建华想拉着生田建治与自己合作,不过是临时起意而已。

周建华一开始只是从生田建治的名片上了解到他是“仙奈川”大学理学部数理物理学科的副教授,并没有马上就有啥想法。周建华知道“仙奈川”大学虽然是私立大学,却是日本为数不多的综合大学之一,而且这个时候会组团来中国与“曲江大学”访问交流,在学术上氛围上应该还是蛮活跃的。

可是当周建华发觉生田建治对“闪存”那么感兴趣,甚至脱口而出地自曝说是专门研究集成电路技术的人的时候,才忽然想到或许也可以利用一下日本的资源来做点事。所以周建华当时就故意卖了个关子,没有把那家正研究“闪存”的公司说出来,而是想等自己考虑成熟一点再找个单独的机会与生田建治进一步沟通一下。毕竟当时身边都是日本人,当着那么多日本学者暴露日本企业的商业秘密实在不妥。

之后周建华就考虑了与生田建治合作的可行性。

周建华分析,如果要借助日本的资源来做技术研发的话,就只能在日本做这个事了,毕竟与技术研发紧密相关的技术人才、材料、设备及上下游行业配套资源等没法弄到中国来,何况日本作为美国的“儿国家”,一直都是严格遵守对中国实行技术禁售政策的,那些高端材料、设备啥的,也不可能被允许拿到中国来。这样一来,在日本搞产品研发。想把研发成果。特别是高技术成果拿回中国的话。恐怕是会有诸多限制。但是,不管技术是否拿得回中国,那至少算是自己的技术,靠它来赚些钱是没有问题的,而且,真要想变着法子地把那些技术拿回中国来,未必就不可能,事在人为。

周建华作为过来人。当然了解几十年来电子科技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但是很多后世的技术,即使知道它的技术实现路径,在当前也是无法做出来的,因为这受到了当前工艺技术水平的限制,而工艺水平很大程度上是由工艺设备所决定的,而工艺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又由取决于其它科技领域的技术水平,因此,想脱离当前社会的总体科技水平而在某一具体的技术领域上独自超前发展,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同样的道理。在后世出现的许多高科技,或是高科技产品。并不适合现在就去研发,因为当前社会环境的现状会制约对后世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好比说,你知道怎么去设计制作一款后世的智能手机,但你绝不会现在就去生产它,因为你根本无网可上,那么为了应用这款手机,你就得去发展网络系统,发展各种相关的网络支持技术和应用,这可不是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就能办得成的,而是需要仰仗整个社会全方位的发展。所以,周建华并不急于去研发自己所了解的全部技术,也不会急着去研发那些在当前看来过于超前的技术或产品。他觉得,最好的状态就是进行“适度超前”的研发,既不脱离当前的现实需求和应用水平,又能持续领先。如此,周建华可以逐步地把后世出现的那些技术和产品依据现实的需要而从容不迫地一一研发出来。

因此,周建华并不担心会有生田建治所说的那种“项目信息的时效性”的问题,周建华完全可以可以根据某项技术或产品的难易程度,从容地安排那些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研制。来日方长,何必急呢,对于那些后世的技术和产品,自己只需要像割韭菜那样一茬一茬地适时收割就可以了。

至于对生田建治提到的“特殊渠道”,也不过就是自己的一个幌子罢了,相信急于想获得学术荣誉和财富的生田建治不会把自己这个“特殊渠道”的事宣扬出去,毕竟这个年代的日本国民们都不是很乐忠于政治,大都在一心一意地搞经济,况且他也只是一个私立大学的副教授而已,更何况这个事还与他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

当然了,“特殊渠道”之说也只能对生田建治这类国外一心搞学术的人说一说,在国内或者是对于那些富有冷战思维的外国人都是不能乱说的,否则还真的会一不小心就捅了马蜂窝。即使是对生田建治这么说,那也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日后要是因此惹来啥麻烦的话,也是个查无实据的事,到时候顶多来个一推六二五,没啥大不了的。

周建华清楚地记得美国总统是在83年3月23日的一次演说中首次提到“星球大战计划”的,之所以能记得这么清楚,除了因为这是一个中国军队高层次科技人员必然会关注的重大军事和经济战略计划外,还因为美国通过这个计划成功地引发了美苏军备竞赛、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拖垮苏联经济并导致苏联最终分裂瓦解的作用,另外,这个著名的演说所发生的日期,其年、月、日的个位数都是3,所以周建华把这个时间记得非常清楚。

今天是3月7号,离生田建治听到这个消息还有半个月的时间,等到那时候,自己早已回到江南省了,他应该能很方便地联系到自己。

“建华,你不论在哪里都这么引人瞩目。”在去饭店的中巴车上,王晓珍柔柔地望着周建华小声地感叹道:“真不知道你脑子里怎么会装了这么多知识……”

周建华扭头望了眼身侧的王晓珍,微微地笑了笑回道:

“谁让我这个人比较热心肠呢?!一有机会就把我从那些杂书上看到的东西都用上了,你要是没事多看点书的话也会像我这样的――你也是个热心肠,对人挺好的!”

听周建华夸自己,王晓珍喜滋滋地抿嘴而笑。脸也微微地热了起来。她怕周建华看到自己开心得意的样子会被他小看了自己。便赶紧扭转娇躯侧脸朝车窗外望去。

车窗外不断向后漂移的湖光山色、粉墙黛瓦的传统房舍、古朴的街道和路上那些神态各异的居民和游客让王晓珍有一种飘忽的梦幻感觉,这景象好似一幅《清明上河图》的现代版,真实而又飘忽不定。

王晓珍的娇羞神情并没能逃过周建华的眼睛,他侧身望了望王晓的背影,那活泼可爱的马尾辫、粉嫩如脂的脸颊和脖颈、白皙精巧的小手、丰润的身姿,无一处不散发着青春少女的诱人气息,真是春意盎然啊!

周建华当然知道,一个男人。哪怕是个小年轻,只要在同龄人里显得突出点,哪怕那突出之处并不完全是优点,也会很容易引起那些情犊初开的女孩子的关注,何况现在的自己在旁人的眼里早已是个逆天的人物了。

周建华早已隐约感觉到了王晓珍对自己的好感和亲昵,其实从认识她到现在还不到一个月,自己也没有做什么,除了业务上的关系外,自己无非就是陪她吃了个饭、看了场电影,然后现在一起出来也才刚刚一天的时间。

但是在这个保守的年代。男女孩之间真正的接触和交流机会不多,彼此如果表现得稍微亲昵一点的话。那关系可就很不一样了。

现在王晓珍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她是不是有了啥想法?周建华不禁有些纠结,又想起了蔡雪英。

上次和蔡雪英见面之后,已经过去了一个礼拜了,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周建华怎么都觉得那次见面恍然是很久远的事了,这或许是和自己的心态有关吧。在那次和蔡雪英见面之前,自己心里就已经有了一个要和她了断的想法,要么在一起,要么以后不再多接触。在那次见面时,自己已经明确地邀请蔡雪英来帮自己打理“机电设备服务部”的人事和财务工作,但是直到自己这次离开江南省,她都没有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复。

也不知道蔡雪英还要考虑多久、她到底会不会接受自己的邀请呢?蔡雪英显然是对自己很有情意的,但生活却是很现实的事,不是光有情意就可以的,这世上有情意的人多了,却不是谁都能善始善终。

送“仙奈川”大学代表团的车队停在了一幢飞檐斗拱古色古香的两层砖木结构的饭店外,周建华协助省、市外事办、“曲江大学”的陪同人员一同招呼着引领着日本代表团的友人下车进了饭店。

饭店里也早已准备停当,众人分宾主入席后,很快就上了酒菜,主宾领导简短发言致辞后便开了席,之后“曲江大学”和省、市外事办部门的领导们又是轮桌敬酒以尽地主之谊,好不热闹。周建华也自然又是一阵忙乎,一个多小时后,欢送午宴终于结束,车队又把日本客人送回旅社取行李,准备随后就送他们去机场。

原来“仙奈川”大学代表团与周建华住的是同一家旅社,只是周建华和王晓珍早上出来的比较早,而后他俩在省博物馆参观的时候,这些日本客人才先一步到了“兑湖印社”参观。

要去机场送日本客人的主要是省、市外事办和“曲江大学”的领导,随同去机场的普通工作人员不多,车队之中的一部中巴车就留下来,用于送外事办那些不用去机场的工作人员回单位,周建华也不用随同去机场,他和王晓珍也被安排乘坐这辆中巴车返回“兑湖景区”。

在旅社等候日本客人收拾行李准备上车的时候,收拾好了行李正从旅社中走出来的生田建治,手里拿着一个黄纸包裹、彩绳系扎的小纸盒来到周建华和王晓珍的面前,向他俩躬身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