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崇祯(2 / 2)

加入书签

任何一文钱、一粒米都至关重要,比人命更重要。

“朕知道现在天下的百姓嗷嗷待哺,知道很多地方易子而食、生灵嚎啕,等着朝廷救他们的命,等着朕这个君父救他们的命,可朕做不到啊,朕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死,看着他们反。”

朱由检来到殿门处,亲身感受着天地间呼啸的寒风,便仿佛看到了皇宫外的生灵涂炭,痛心疾首。

“世道艰难如此,不是朕现在一句话就能拯救的,国家的根已经烂透了,要把烂根掘出来才有的救,若是掘不出来,就算赈灾活了几万、几十万百姓,十年二十年后依旧会有几千万人死于荒野之间。”

王承恩能感受到朱由检此刻的痛苦于煎熬,也是望向殿外的大雪纷飞,或许思及了自己的家乡,不由得红了眼眶。

属于大明朝的寒冬,能撑过去吗。

“冬天到了,春天就不远了。”

朱由检想到了这句话,便拿出来说给王承恩听:“去歇着吧,晚上多点一炉炭火,小心点身子。”

见王承恩想要说话,朱由检打断:“不用省那点银子,朕现在有钱,只可惜,这钱只能花在皇宫里,花在你们身上,把自己身子照顾好,才能有干大事的能力,去吧,朕在这坐一会。”

说罢便倚着门框坐了下来,怔怔的望着殿外出神。

王承恩低头退下,不多时取来一绒氅,披到朱由检的身上。

也不多说什么,离着不远处陪坐。

主仆二人就这么一直坐着,彼此也无任何交流。

直到宫外一声钟响。

钟楼守夜的大汉将军提了调门。

“天启毕,崇祯继。子正,万事如意!”

不知不觉,天启七年结束了。

朱由检这才知道,今晚竟然是年三十。

宫里竟然一点准备都没有。

也是,司礼监的人都忙着清点抄家脏银,曹化淳忙着明镜司的事,而王承恩这个内相如今又得兼职外相,每天收集整理如此多的奏本。

确实没人提醒自己。

对了,自己好像还有个媳妇?

“明天年初一,去一趟国丈府,把皇后接回来吧。”

在庚辰国难的前夜,朱由检便把周玉凤送回了娘家,眼下并不在皇宫。

朱由检不想皇宫内的血腥牵扯到周玉凤,也不想让自己这个媳妇知道自己太多的事情。

她只不过是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很容易被吓到。

王承恩诶了一声,小声劝道:“陛下,夜凉,回寝吧。”

“走,睡觉去。”

朱由检总算是起了身,折身欲回暖阁,身子却又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叫住。

扭回头,夜幕中探出曹化淳的匆匆身影。

“陛下,周延儒转呈,南京的温体仁给他写了一封信。”

朱由检挑眉接过,一看之下面露微笑。

新年尹始,万象更新。

这么快第一个好消息就来了。

崇祯这个年号,取得也不算太差。

所谓崇者:重复、兴盛。

祯者:吉祥、福禄。

崇祯者,取光复之期许、合吉祥之愿景。

煌煌大明,未必不能在他崇祯的手里中兴!<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