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东印度公司(2 / 2)

加入书签

朱由检说道:“所以这就需要他自己想办法了,就这么给他回。”

“是。”

“大同之围朕暂时无力能解,但总要给出个态度,这样吧,发十万石粮食往太原,让山西巡抚牟志夔尽快发兵救援,钱就不给了,就说朝廷现在也没钱。

记住,粮食大张旗鼓的送过去,要让山西当地都知道,省得到时候泥牛入海,这十万石军粮白白落入某些人的腰包里。”

十万石军粮可不少,按现在京城的粮价还二十万两银子呢。

朱由检估摸着,这批军粮发进太原,能被牟志夔用到实处的,怕是连两成都没有。

想想都心疼。

周延儒没了意见,大同的事暂时算有了章程。

“说说郑芝龙的事吧。”

朱由检提及最后一件事:“这个海盗头子现在劫掠闽浙,破坏海贸船路,必须要尽快妥善解决掉,不然的话,危害比后金都大。”

周延儒一下就瞪大了双眼。

一伙海盗而已,竟然被朱由检说危害比后金大?

“朕从来没把皇太极当过对手,只是如今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大明,才让后金疥癣之疾成了我国家心腹大患。”朱由检差人换了一副东南海图,当着周延儒的面,一手点在印度的位置上。

“知道这是哪吗?”

“知道,当年成祖时期郑和到过南天竺,听说那里有很多小国邦。”

“那是成祖时期,现在这里不叫天竺了,也不再是什么国家。”

“啊?”

朱由检抱着胳膊死死盯着印度,说道:“这里有了一个新的势力,叫做,东印度公司!”

周延儒显然被这个奇怪的名字给整愣住了。

公司是个什么国家?

什么政权会叫公司这般奇怪的名字。

“东印度公司已经开到了印度,离着日不落时代也就快了。”

朱由检说的这句话周延儒听不懂,但下一句他听懂了。

“尽快搞定郑芝龙,朕要和东印度公司取得联系,只要咱们大明恢复海贸,联系到这里,眼下国家的粮食危机就能解决掉。”

同在十七世纪小冰河时代。

大明朝饿殍遍地。

英国佬却因为粮食过剩而不得不烧粮保护粮价,保质期规定也是因此诞生,以便于英国政府有一个合理的借口来销毁过剩食物,而不遭受国内百姓的物议。

至于印度本土那饿死的几百万农奴?

英国人才不在乎呢。

过期的食物英国人不需要,朱由检需要,大明朝一万万两千万老百姓更需要!

后面还有将近二十年的大旱和严冬呢。

持续时间如此漫长的天灾,作为传统农耕文明的中国,根本承受不了。

他必须要从印度,从东印度公司手里分走一杯羹。

以此来缓解国内严峻的吃饭问题。

“闽浙打不过郑芝龙,那就让温体仁派人去招安。”

武力解决行不通,朱由检只能拉下面子用上这一招:“看看郑芝龙会提出什么条件,如果不过分,朕可以同意。”

周延儒颇为不可思议看了朱由检一眼。

六亲不认,心狠手辣的皇帝竟然愿意拉下面子招安?

这条海路的通畅与否,竟然在皇帝心中如此重要!

惊讶之余,周延儒也记下了那个奇怪的名字。

东印度公司。

到底是个什么国家?<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