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徐光启和西方学术(2 / 2)

加入书签

越想做官,便越将精力投入到交际之中,等到做了官,便又终日忧心失去权力。

自此,媚上压下。

如何稳定自己的地位,牢固自己的统治,已经成为每日三省吾身的功课。

朱由检的思绪开始飞的越来越远。

他现在可以重用徐光启,也可以去重用德国人汤若望,就像千金市马骨,吸纳很多来自西方的优秀人才。

现在的大明具有这样的吸引力,即使祂已经是一个腐朽的国家,但在西方各国人的眼中,神秘的东方古国依旧罩着一层天朝上国的光彩外衣。

大明,是一个大国,一个很大很大的国家,比他们的祖国疆域更广袤、人口更多。

就好比是三百年后的老美,大明具有吸纳各国人才的声望优势,利用好这个优势,朱由检可以快速实现科技迭代。

往大了不敢吹,三五十年是可以做到的。

燧发枪、滑膛炮这些军工方面的时代利器更是拿来就能上马生产,毫无技术壁垒的阻隔。

然后又如何呢,吊打皇太极、平了后金,会让他朱由检很有成就感吗?

或许史书上会夸赞他朱由检中兴之主,是大明朝的救世主。

可等到自己死后,二百年后的大明,会不会取代满清,成为又一个闭关锁国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腐朽王朝,从此被钉在中华文明历史耻辱柱上?

这个时候,朱由检便会想到那个伪命题。

假如满清没有入关或者没有打过李自成,取代明朝成为这片土地上的统治政权是大顺王朝,是不是就会避免很多的悲剧?

也就不会让西方人踩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了,不会严重伤害到我们民族的自尊心。

不会再有普通老百姓见到洋大人时下意识的觉得人家是高等人种。

这个伪命题注定不会有答案,因为所有的过错晚晴政府已经全部背了过去。

朱由检想了很多,越想越觉得头疼,最后强行敛回心神,静静倾听徐光启的话。

他知道该怎么去用徐光启了。

“先生之博学,实为国家瑰宝,若置先生于庙堂案牍之间,朕反觉不美。”

朱由检诚挚言道:“朕本意请先生复仕,担任内阁首辅之职,现在倒想请先生屈身,工职于教育,这一身的博学合东西两家之长,为我大明朝,教出更多优秀的后继人才。”

徐光启微微错神,很快有些担忧的说道。

“臣自当年入天主教,传西方教术,为世俗所不能理解,教育恐难成行。”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朱由检笑着宽慰一句:“朕相信,世俗会理解先生的,也一定会支持先生的。”

徐光启虽然心中还是觉得困难,可朱由检开了口,当下也只能勉强接下这份差事,表态一定尽力而为。

至于世俗会不会支持徐光启,朱由检自然有他的办法。

如果解决不了麻烦,那便解决制造麻烦的人!

小冰河时期的天灾人祸,让中国这个国家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却也给了中国最好的重生契机。

很多曾经注定无法完成的事情,那滔天的阻力,在这个时期,将通通不复存在!<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