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开炮!(1 / 2)

加入书签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莫名的不安感萦绕在皇太极的心头,也让他下达了停军的命令。

“停军,为什么要停军?”

能说出这种话,敢对皇太极这么说话的,只有性格暴躁的阿敏。

他遥指着近在咫尺的山海关说道:“关宁军已经没了,现在驻守在山海关的,只是明人最近半年时间内刚刚招募的新兵蛋子,是一群地里刨食的泥腿子,只需要一个冲锋,一次骑射,就可以将他们的胆子吓破。”

“攻城器械还没有跟上来,你是让儿郎们骑着马跳上山海关吗?”

皇太极喝道:“扎营!”

阿敏愤愤退下。

就这般,离着山海关十里地,皇太极扎营了。

“这皇太极够稳的啊。”

山海关上,曹文诏踏上城头眺望,对于皇太极的稳健也是感慨。

“先把大炮藏起来。”

丁鸣鸾建议道:“留个几门也就差不多了,也不能全撤完,不然的话估计皇太极多疑的性子更不敢进攻了。”

曹文诏点点头,问道:“那守军要不要撤?”

“留个几千人,没必要和皇太极唱空城计,他不是司马懿,但比司马懿疑心更重。“

“好,就按你说的来办。”

皇太极确实多疑,而且扎营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派斥候打探山海关的虚实。

丁鸣鸾在城头上留下了八门火炮,这是之前摆在宁远城头上的数量,如今宁远已经被炸成了一片废墟,这八门炮被拉回到山海关也是合情合理。

除了火炮以外便是炮兵第一镇的几千名士兵站在城头之上驻守。

火炮数量没差,守军数量也差不多,但这仍旧不足以打消皇太极心头的顾虑。

“按照李绍武几人说的话,关宁军一共七万,这次袁崇焕冒险出兵只带出来了六万,锦州和宁远留了一万人,如今这山海关没道理只有几千人,更何况去岁今年,明廷还编练了一支新军,兵呢?”

皇太极拧紧眉关,心里面泛起了嘀咕。

他现在越来越感觉山海关有诈,但是到底是個什么诈,皇太极又总觉得说不出来。

难不成。

明军大部队都藏在山海关外,等着趁自己攻城的时候打自己一个伏击?

这个想法刚刚升出就被皇太极自己否决掉。

明廷如果真这么做的话,反而是成全了他皇太极。

打野战,他皇太极和他的满八旗,现在还真有种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感觉。

当年浑河之战,满八旗五万人硬撼包括戚家军在内的十三万辽东精锐,结果照样是大获全胜,连戚家军都全军覆没。

从此之后,大明的军队再也不敢离开坚城堡垒,只能据险死守。

这就是实打实的战斗力,是皇太极的底气。

不能再拖下去打消耗战了,军粮严重不济,若是不能打破山海关,留在皇太极面前的唯一道路,就只能是入侵朝鲜。

“传令三军,休整一餐,午后发起进攻。”

-----------------

“皇太极终于动了。”

一直守在城头上的丁鸣鸾注意到后金军的动向,立时兴奋起来,快步奔走在城头之上,大声喊话。

“将炮全部推上来,各炮协按战前安排落位。”

随着丁鸣鸾的一声令下,静谧的山海关城头顿时忙碌起来,一辆辆大炮被推上城楼,撤下伪装的遮雨布,面冲山海关外的方向露出黑漆漆的幽森洞口。

“一协一营就位!”

“二协三营就位!”

“一协二营就位!”

丁鸣鸾喝了一声:“准备校炮。”

就在丁鸣鸾忙碌的时候,曹文诏带着孙元化也走上了城楼,孙元化的身侧,还跟着七八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这是来自英国的‘军事考察团’。

和满脸期待的曹文诏不同,孙元化的神情很严肃,他手里捧着一道用于记录的空白奏本,手里还握着笔,目光炯炯的紧紧盯着。

丁鸣鸾自然也看到了孙元化,快步跑过去:“院长,城楼危险,您还是先避一下吧,回头详实的数据学生记下来后给您送过去。”

“胡说八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