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九区》(1 / 2)

加入书签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李书枫拉过一张桌椅坐下,在昏暗的光线下,望着周围拥挤的杂物和玩偶,自言自语地道:“嗯,这样子还不错,要是更乱一些就好了。”

他起身就要把杂物室弄得一团糟,又摇头地坐下:“还是算了,杰西卡看到会抓狂的。”他闭上眼睛感受了一会坐牢时那种孤独压抑,便看着笔记本屏幕,在键盘上开始敲打了起来。

写剧本不是简单的复制大银幕,那样做不了,首先一个剧本是要给剧组多方面的人看的,演员要能理解、艺术指导要能理解、特效师要能理解……不是只有他明白就完了。

其次一个电影剧本,它的长度和内容绝对不是只有大银幕上那90分钟、120分钟的东西。

事实上一部电影的故事最终会是什么样子,它是在后期的剪辑室里决定和诞生的,而不是初期的剧本文字上,所以电影公司的好剧本、烂剧本堆积如山,编剧也一直不受人重视,遭受着不公平的薪水待遇。

而往往一个剧本会有非常多的枝叶、好几个结局,甚至是矛盾的内容。也许一个厚厚的剧本,最后成版的内容只会用到上面加起来的40页,但是它就是有80页、100面那么厚。

因为电影的剪辑工作需要充足的素材,素材越多弹性就越强,没有直观的影像素材而单是看文字,没有任何人知道这样、那样的组合效果会是怎么样的、是好还是坏。

而有了充足的素材后,剪辑师和导演就可以放开手脚地去组合,寻求一个最好的镜头方式去讲故事。

不过素材越多,也意味着片子的成本越高。所以一部大片可以烧掉200个小时的胶片,剪成一部2小时的电影,往往还有3小时、4小时的导演剪辑版:而小成本电影只能省着胶片来拍,严谨地控制着分镜头剧本。

但他的《第九区》没有任何的资金限制。

他有拍摄人类变形电影的强烈渴望,和很多很多自己的想法,但是当思维和未来的电影想法撞车,甚至一部分的脑子被它们牢牢地占据着挥之不去,那么能怎么办?什么都不做地坐着?

那样太蠢了,那是他的脑子。他不会刻意地去回避,吸纳一些未来电影成功的地方,去讲一个自己想讲的故事,那是他做的。

“啪啪啪”的声音中,李书枫不停地敲击着键盘,时不时停下来用笔在a4纸上画上一个镜头,他的《第九区》的故事简括是这样的……

1980年,一艘巨大的外星船突然飞到了地球,停留在了洛杉矶的上空,一开始谁都不敢去碰它,生怕会给洛杉矶、地球带来不可想象的灾难,但经历一段时间的等待后,人类还是接近了飞船强行进入到舱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