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1 / 2)

加入书签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sho_read();

窗外寒风呼啸,雪花飘扬。

大明胡杨台知府王玉杰呆呆地坐着,脸色极为憔悴。

桌子上放着一张信纸。

那是匪徒送来的一封秘信。。

三日之内,亲自送十万两银子于龙潭谷上方台,否则,送上知府夫人丁茹娟和其父丁一民的人头。

夫人还没有救出来,岳父又惨遭不幸,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作为堂堂的大明王朝知府,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妻子,传出去还不叫人笑掉大牙?

王玉杰只能把这件事悄悄地压在自己心中,不敢向外透露一丝风声。

行阳事而多用阴招,行阴事而多用阳招,是他一贯的做法。

万不得已之时,只能舍弃夫人丁茹娟了。

他心中长叹一声,流下了两行清泪。

这时,管家来报,白先生到了。

王玉杰赶紧擦干泪水,起身相迎。

白长庚笑呵呵地走了进来。

没有多余的寒暄,王玉杰直奔主题,说道:“今天请先生来,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商量。”

“请知府大人明示。”

今天,白长庚心情非常高兴,甚至有点兴奋,一接到王玉杰的邀请信,立马就赶来了。

昨天,白文彪不但平安无事完好如初地回来了,而且还带回来一条令他豪情大发的消息。

这条消息彻底驱散了当初想做陶渊明一般隐士的想法,心中重新燃起了建功立业的熊熊火焰。

滞留在胡杨台一带的蒙古林丹汗残部苏和巴特尔,极为诚心地邀请白长庚加入其部,重建蒙古王朝。

为表诚心,还让白文彪带回了那一百万两的银票,同时,苏和巴特尔还信誓旦旦地承诺,一旦新的蒙古王朝建立起来,就会任命白长庚为蒙古王朝的左丞相。

当然,白长庚也不会真的把那一百万两的银票交给苏和巴特尔。

那天夜里,他让铁板脚杨树旺带去的是一张几乎难辨真假的假银票。

在对待所谓的北方戎夷异族问题上,白长庚和长子白文俊的立场观点截然相反。

白长庚一贯认为,汉人也好异族也罢,不管是哪个民族,只要能够治理好天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就支持拥护,根本没有必要再死死抱着华夷有别的老生常谈不放。

正是有这样的大局眼光和包容心态,在张献忠邀其加入西营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至于以后不得不离开西营,那就另当别论,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对苏和巴特尔的任命,白长庚既不接受也不反对,他还要再观察一番,看看苏和巴特尔与王玉杰到底哪一个能够成就大事。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乱世出枭雄,平乱惟在我。

白长庚非常渴望遇到诸如刘邦朱元璋之流的能够改朝换代的英雄,自己就可以做萧何刘伯温之类的开国元勋,最不行,也要做大清王朝的范文程大顺王朝的牛金星那样的人物。

他自信有这样的治世才能,也有这样的雄心抱负。

高原神鹰白文彪已经按照苏和巴特尔的吩咐,开始私下招揽江湖奇人异士,积极准备起事了。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我想请白先生委屈一下,去一趟陕西榆林,见见姜让总兵。”

王玉杰直言不讳地说出了崇祯皇帝的安排,也说出了心中盘算已久的想法。

白长庚默默地听完,冷冷地思考起来。

他非常清楚王玉杰的目的,即联系大明榆林总兵姜让,让其网开一面,不要死逼蒙古苏和巴特尔,以便让王玉杰在胡杨台有回旋之余地。

少顷,白长庚笑着说:“王知府让我去做说客?”

王玉杰苦笑一声道:“事出无奈,请先生不要见怪。”

“知府大人客气了。”

自从上次雪夜深谈之后,白长庚对王玉杰有了新的认识。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特别在这关键时刻,更马虎不得。

片刻,白长庚问道:“听说这姜氏三兄弟都是大明总兵官,深受朝廷信任,非其他边关将领可比。”

“你说的不错。崇祯爷不但在勤政殿亲自接见了姜氏三兄弟,还赠送了一块亲自题词的匾额,上书镇朔三杰,以示勉励。”

“皇恩不薄呀。”

“是啊,姜氏三兄弟感动得泪洒朝堂,当场向崇祯爷表示,生是大明人,死也是大明的鬼,至死忠于大明王朝。”

“像这样的忠臣,大明朝已经不多了。”

“据我看来,这姜氏三兄弟嘴上如此卖乖,可心中未必真这样想。”

“何以见得?”

“张献忠李自成起事于家乡,祸害于陕西,姜氏兄弟世受皇恩,理应全力以赴,剿灭流贼,可事实上他们这样做了吗?”

白长庚默默地听着,心中飞快地盘算着。

对姜氏兄弟,他只闻其名未见其人,此去榆林,如何诱说,心中还没有把握。

少顷,王玉杰自问自答道:“这三兄弟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可一接触流贼,就溃败千里,根本不真心实意地为大明朝卖命。”

白长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昔日,洪承畴孙传庭等人聚集重兵,四面张网,欲一举剿灭流贼,可这三兄弟仗着自己是陕西地头蛇,人多势众,根本不把洪承畴等人放在眼里,有好几次临阵脱逃,致使流贼死地重生,朝廷围剿大计落空,气得孙传庭几次扬言欲斩杀姜氏三兄弟,无奈,投鼠忌器,担心陕西将领闹事,局面更加不好控制,只好将其狠狠地训斥一番,也就不了了之了。”

听到这儿,白长庚附和了一句道:“这陕西是姜家的根据地,树大根深,盘根错节,洪承畴也不容易呀。”

“先生言之有理。”

“这姜氏兄弟着实可恶。”

“只可惜后来洪承畴被崇祯爷调往辽东了,在松山大战失败之后,又投降了大[,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两人都发出了沉重的感叹声。

稍后,王玉杰说道:“后来督师陕西的孙传庭和洪承畴不相上下,练兵屯垦,稳守稳打,颇见成效,如若不是崇祯爷连发几道圣谕,催其出兵河南,最后死于流贼之手,李自成也不可能建立伪朝,称王称霸,嚣张一时。”

“想当年,孙传庭初到陕西,以雷霆手段,擒杀剿抚总兵贺人龙,又设伏黑水峪,活捉高迎祥,献俘北京城,天下轰动,真可谓风光无限,得意非凡,可如今成了孤魂野鬼,朝廷又不赠荫,令人叹息。”

“此一时彼一时,正应了那句老话,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白长庚冷冷地说道:“传庭死,大明亡,此言不虚矣。”

一时间,两人都沉默不语,不约而同地想起了今年十月战死于潼关的大明陕西督师孙传庭。

河南郏县大败之后,孙传庭收兵防守潼关,欲控扼京师上游,又堵截流贼再次西入陕西。对李自成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他看得清清楚楚。

不几日,李自成果然领军围攻潼关,欲重新占领陕西。

面对得胜后日益骄横的李自成,对付流寇经验异常丰富的孙传庭,继续采取固守不战的策略,欲疲贼军,日后再寻机加以歼灭。

不料,就在其整顿潼关防务日见收效之时,崇祯的圣旨又接二连三地送达于军营,除严厉痛斥其郏县失败之外,还严词责令其火速整顿军马,与流贼交战,务必全歼流贼于潼关。

面对明光刺眼的黄色丝绸和火星乱溅的言辞,孙传庭仿佛看见气急败坏怒火冲天的崇祯,站在自己面前,禁不住血气上攻,头晕目眩,眼前发黑,咚的一声,栽倒于地,晕死过去。

待他清醒过来时,发现老妻张夫人端坐于床前暗自垂泪。

“不要哭,明日我率全军出战即可。”

“千万不可,崇祯爷这是要置你于死地呀。”

“君命难违。”

张夫人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

孙传庭忽地坐起来,厉声道:“若明日我回不来,你带领全家人,速速回山西老家去。”

张夫人放声大哭起来,哭声中流露着凄惨无奈。

第二天,孙传庭命全军饱餐一顿,出城与李自成大战,自己站于城楼,擂鼓助威。

明军与顺军大战约两个时辰,渐显不支之态,大顺军趁势追杀,紧随其后,纷纷涌入城内。

孙传庭此时已怀必死之心,挥刀跃马,大呼杀贼,冲入阵中,遂力竭而死。

“可怜孙督师,年仅五十一岁,血洒疆场,马革裹尸,一代将相之才,就此殒命,可叹可惜呀。”

说这话的时候,王玉杰脸上流露出悲愤之情。

白长庚暗道,崇祯如此用人,大明不亡,天理难容。这王玉杰比孙传庭有眼光有胆量,吃着崇祯的饭,当着大明的官,却在背后挖大明的墙脚,由此看来,这人还真是张献忠李自成一类的枭雄人物。

少顷,白长庚说道:“这姜氏三兄弟分别镇守榆林大同和阳,沆瀣一气,姜让极有可能把崇祯爷的意思透露给了其弟姜姜u。”

王玉杰点点头,说:“白先生分析得非常有理。你此去榆林,除了拜会姜让,还得密切注意姜。姜氏三兄弟中,这老二姜坏点子最多,也最狡猾,唯利是图,有奶便是娘,是三兄弟中的核心人物,不可不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