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第十五章 虫巢飞地 一(2 / 2)

加入书签

“猛犸-i”行星上原本极为稳定的生态系统遭到不可逆转的破坏,其破坏的结果是导致一种被称为“刀蜱”的昆虫――一种蛄蝼首、蟑螂身、螃蟹螯、十八刀足、体高可达五丈的巨大昆虫大量繁殖,数量众多、凶猛好斗的刀蜱攻击“猛犸-i”行星上的一切生物并吃掉,当然也包括在“猛犸-i”行星上开采“原力水晶”矿脉的星际联盟各种族。

各种族势力为了保护既得利益,不约而同地开展针对刀蜱的清除计划,为此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但收效甚微。

联盟纪元413年,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刀蜱之祸,“黑手”和“海盗旗”等雇佣兵组织未经星际联盟授权,擅自使用“昆虫1-a号基因炸弹”――一种为灭绝刀蜱而定制的“定向基因武器”,欲一举灭绝这个星系的所有刀蜱。

刚开始时,“昆虫1-a号基因炸弹”的确凑效了,“艾克里桑”星系中,99.999999%的刀蜱在三个月内染病死亡,剩下的也奄奄一息、垂死挣扎,这样的结果给“猛犸-i”行星上的采矿业带来三年的安全生产期。

但,事情远远没有预想的那么简单,“黑手”和“海盗旗”等雇佣兵组织完全忽略了生物的基因多样性和适应性――再完美的基因武器也不可能百分之百杀灭任意一个生物种群。

联盟纪元416年的某一天,一个巨大的刀蜱巢穴在“猛犸-i”行星地下800公里的深处被发现,从巢穴中飞出的无数刀蜱被证明是一种基因经过进化、具有更强繁殖能力的新型刀蜱――“蝠翼刀蜱”。

而且,人们惊恐地发现当初的“昆虫1-a号基因炸弹”对这种基因经过变异的刀蜱已毫无用处,这种“蝠翼刀蜱”甚至拥有更高的智慧,它们不再是先前蒙昧的昆虫,而是有社会组织的“虫族”,星际联盟给这些进化过后的昆虫一个新的名词:虫兽,亿万头凶猛的虫兽疯狂地向采矿者们进攻――虫灾开始了!

短短三个月不到,“猛犸-i”行星的所有生物被“蝠翼刀蜱”吞噬殆尽,整个行星完全被刀蜱占据,成为名副其实的“虫巢”,当刀蜱占领“猛犸-i”行星后,那种会飞的“蝠翼刀蜱”竟如蝗虫一般凭借自身膜翼飞越2400万公里的太空,密密麻麻、浩浩荡荡杀向“艾克里桑”行星,一场更大的虫灾开始了!

“艾克里桑”行星上,虽然采矿者雇佣的“黑手”、“海盗旗”等准军事组织早就严阵以待,但无奈“蝠翼刀蜱”的攻击力和防御力比普通刀蜱更强,数量更多而且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寄生,或者“单体无性繁殖”。

每一天,刀蜱的数量以千万的数量级增长,甚至比“末日系统”的机器人生产线的效率还要高,于是,这些兽人和机器人的准军事组织决定向星际联盟议会院求助,请求星际联盟出兵协助。;<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