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2(2 / 2)

加入书签

“好!”突然觉得黄焖鸡米饭简直是经济实惠美味可口的典范啊!

万幸熬过一阵就好了,李博士每月还是有工资的,虽然用他的话说是“养你都不够”。

于是每次看到支付宝消费后看到手机收到的短信提示信用卡余额我们俩都会哆嗦一下。

某一天他拉着我坐下,心平气和地一一列出他这个学期卡里本来有多少钱,家里打了多少钱,学校打了多少钱,现在还剩多少钱,最后计算出的数字让我深感……谈恋爱还真是一项烧钱的活动啊。

他只轻飘飘地回应了一句:“等我卡里不够3000就换你养我。”

我当然拍着胸脯表示,“我养你啊没问题!”

有一段没课的时候我们俩还去了一趟上海。下车之后我不知道为什么特别想吃冰淇淋,但是沿路走始终没看到冰淇淋店。最后入住宾馆卸下行李之后他说他出去买,我挥手送他,“买不到冰淇淋你也不用回来了。”

背负着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他很快就回来了,一手一个,超级大的甜筒。

我流着口水就扑上去了,他疲惫地坐下,笑着说:“都是你的。”

但是在听到价位之后负罪感再度占据了我的内心……

当晚和请复旦的同学吃饭,说好了我买单。我们仨走走停停,最后一头扎进了海底捞。

李博士很喜欢吃火锅,我跟他也经常去吃火锅。据我的经验,我们俩去吃自主火锅/烧烤比较划算,一般可以做到在有限的时间里让老板欲哭无泪。

点菜的时候考虑到是我付钱,李博士下手十分之克制。后来我觉得肉不够吃了,加菜,加着加着,李博士看了一眼总价,附耳说:“这顿还是我请吧。”

深感解脱的我默默点头,又点了两份肉。

后来问我的同学对李博士的印象,她颇为称道,不知是否跟这顿饭有原因。

到了期末那一段,为了复习天天跟他腻在一起出去吃吃吃,好吃的东西重复几遍也就没感觉了。进入考试周我基本不想出门了,因为不管是他提吃什么都无法诱惑我了。

更要命的是我们俩都有点选择恐惧症,“吃什么”总是个世纪难题。

实在不知道吃啥了,李博士就去买半只烤鸭,两份生煎,再切几两猪头肉,我们两个嗜肉如命的人也淡定地当饭吃了。

在我如释重负地解决了最后一门考试之后,我们终于下定决心往远一点的地方探索美食了。

早在第一次吃楼外楼的叫花鸡时李博士就表示:“这儿的太坑了,回来带你去河坊街吃去。”

于是“去河坊街吃叫花鸡”的信念撑着我走过了考试周,在我定了车票之后,李博士信誓旦旦地表示我回家前一天绝对会带我去。

然而当天,大雪纷飞。

我们俩在一起后第一次下雪,他在外地听辩论赛。

我告诉他下雪了。我们俩分别发了说说,大致是“我也想和你在雪里走,一不留神就一起白了头”这样的文艺浪漫。

然而当晚,万籁俱寂,白雪皑皑,讨论结束后的我跟他一路走出去最后鞋袜全湿冻的一抽一抽之后就一点都不浪漫了……

而他也名正言顺地以“雪很厚会打湿衣服鞋子”/“天很冷会着凉”/“游客很多会很挤”这样的理由拒绝了带我去看断桥残雪。有次你就可以看出这个理工男的本性。

但这一次不同。就算不去河坊街,我总是要去车站的,还是得冒雪出门啊。

可是我嘴贱问了一句:“会不会有很多店关门啊?”

他严肃地思考了一会说:“当然。”

于是在我还在思考怎么办的时候就直接把我带去了车站。

以我的线性代数成绩赌了一顿火锅后,我回家之后就一直在刷新教务网。大概是因为这货的线代成绩是90吧,所以完全不能理解有人能连80都上不了。

老师也不辜负我的期待,成绩迟迟不肯出。李博士每次都嬉笑着告诉我:“你肯定是要请我吃饭了。”

最后成绩终于出来了,74,我所有成绩中最烂的一门。我截图发给了他,接受了他的安慰,然后提醒了他那顿火锅。

他说:“我早晚一天找汪xx(我的线代老师)算总账。”

就在刚刚写完这段文字后,我打开和李博士的对话窗口,满怀愤懑地敲下了河坊街三个大字。

他心平气和地回答我:“还有火锅。”

唔,算你还记得。<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