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浊酒(二)(2 / 2)

加入书签

“为我赵营,干了这一碗!”

赵当世第三次高呼,热泪纵横。也不知为何,任凭风吹雨打,他从未低头,更别提流泪。然而,每当看着这一张张黑白方圆皆千差万别的面庞,他的内心总会生出一种炽热的感动。有他们在,赵当世从未感到孤独;有他们在,赵当世无所畏惧。

三呼完毕,赵当世端碗仰头,将碗中酒一饮而尽。营中酒不多,为了满足今日大宴人人都能喝上几口的需求,酒里面无一例外都兑了很多水,口感很差。但赵当世此时只觉它是人世间最美味的醇浆玉露。

“为闯将,干了这一碗!”

高台下,密匝匝耸动着的人群中,也不知是谁先高呼了这一句。随后,几乎是是在一瞬间,全场千嘴万口,爆发出了地动山摇的吼声——

“为闯将,干了这一碗!”

“为闯将,干了这一碗!”

“为闯将,干了这一碗!”

......

震耳欲聋的大吼令赵当世不禁有些眩晕,高台下的吼声一次盖过一次、一浪高过一浪,每一次,都,都震人心脾,又动人心扉。赵当世举手大呼,想要让大家冷静下来,然而,众人见他抬手张嘴,欢呼声更加热烈。

“为闯将,干了这一碗!”

这竭尽全力的吼声中蕴含着众将士们心中最朴素的愿望。这声音是那么雄浑有力、击穿人心,以至于直到此宴过去的三日后,赵当世的耳中仍有余音萦绕。

驻扎在竹溪与竹山一带的赵营并没有急着东出群山进入汉江平原。湖广的局势十分复杂,各势力犬牙交错远超川陕,在未明确敌我态势的情况下,远道而来的赵当世不敢轻举妄动。又过一日,散布出去的夜不收有人回报,在东面的房县、保康县周遭发现有数股兵力游荡。这不禁令赵营上下紧张起来,因为此前没有人对湖广的形势有过深入的了解。房、保康二县和竹溪县与竹山县相仿,均立县于山中,属于大巴山余脉地区。回想起出川时在太平县山中遭到土著官军袭击的惨状,不由得赵营军将们不人人自危。

赵当世防患于未然,立刻派覃进孝部分兵把守住竹山东面的数个隘口,同时令郭如克沿着竹山南面流向北的竹溪河、堵水驻扎。军令下去不久,覃进孝却派人回到了大营。赵当世本以为他那边出了什么情况需要通报指示,岂料覃进孝此次押来了一个“探子”。

据覃进孝的人称,本部兵马分兵驻扎东面各隘口,先后两天,皆发现有数人在林中远远窥视。昨日,这几人居然大着胆子接近了一个隘口,覃进孝便将他们包围一并擒拿了。本以为是官军的斥候,但那数人中为首的自称有要事要见“大掌盘子”,覃进孝觉着这些人衣装不似官军,感到有些蹊跷,便交付到大营决断。

那数人被押解上来,赵当世举目观之,发现当先一人身材挺拔,气宇不凡,很像是渠首。然而细看之下却发现,比较其他人,此人的年纪却又是最轻的。虽然皮肤较为黝黑,显示出几分沧桑,但只看眉宇,几乎是个少年。

“尔等中,谁为首?”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赵当世张口便问。

果不出所料,那少年前跨一步,拱手微微躬身道:“回掌盘,小的便是,谨听掌盘子问话。”

赵当世听他对答非同一般,来了兴趣,再问道:“你是什么来历?”

那少年点点头道:“小的张可旺,家父正是八大王。此前奉家父命来交涉,但忘了提前传报,与贵营有些许误会,请掌盘见谅。”

“八大王”是“革命元老”,崇祯元年就起事的老寇,赵当世与之也曾有一面之缘。不过,赵当世很清楚记得,早在崇祯九年,他就被时任河南巡抚陈必谦、守备尹先民击败且被俘于舞阳新店。所以,此“八大王”绝非彼“八大王”。而当今之世,冠“八大王”之号者多有,只是到了现在,敢对外直接以“八大王”自称而旁若无人的,仅有一家。

这一家,即是“西营八大王”张献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