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余胥(二)(2 / 2)

加入书签

新附庸的刘贵本来默默站在圈子的外围听众人交头接耳,猝不及防被点名,红着脸道:“去、去过。”

“怎么去的?”

“多走灌县绕过玉垒山、章山,经过汶川县,可沿着汶江向北,直达茂县。”刘贵回道。

赵当世走近舆图,细看茂县位置。西出成都平原即是连绵无尽的群山,而汶江又称岷江正是从此群山中流淌出来,江水在山岭间冲刷出狭窄的河谷,茂县与汶川县都是坐落在这些小河谷上的县城,并沿着江水流经的道路相连。汶江从灌县进到成都平原,口子便是有名的都江堰,即在灌县。

“沿江水所经的河谷而行,能走多少人?”

赵当世一边看,一边又听顾君恩问道。

“能走多少人?”刘贵一怔,“军师指的是行军吗?”

“正是。”

刘贵想了想答道:“县城间虽能通过河谷往来,但河谷本身并不算太宽阔,平时百姓商队走动尚可,要是大批兵马通行,我看最多......最多能容一两千人并行。”

“一两千人......”顾君恩微微颔首,竹杖轻摆,又向北划了划,“从茂县继续走,可以到龙安府是吗?”

“这......”刘贵摇着头道,“我没去过龙安府,从走商的人那里听说,自曲山关辗转向北,就是龙安府。东出茂县沿东北道可到曲山关,这条路我也走过。”

马光春叉手说道:“军师莫非要攻龙安府来个攻其必救?”邓若禹的老本营就在龙安府,众将听到这里大多能想到这一点,“可是从曲山关去龙安府的这条道我等无人走过,堪称万分凶险,若有差池,便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要奔袭必用马军,马光春有预感顾君恩想让自己走这一路,提前提出了质疑。

赵当世知他意思,亦道:“我军有两难,一难兵力,二难时间。我军兵力珍惜,尤其是马军,还要留着长期作战,贸然行军未知的道路,前路难测,若是无端折损,非我愿见。且花费时间,延误战机。奔袭龙安府这事,还得细细斟酌。”

顾君恩闻言,应道:“奔袭龙安府在我军眼里胜负难知,那么在邓若禹眼里亦是如此。”

赵当世听出他话里有话,道:“先生请讲。”

“刘大人走到过曲山关,也就是说,从灌县直到曲山关的这条路,可容一到两千兵马行动,是吧?”顾君恩目光转向刘贵。

刘贵郑重点头道:“我去年刚走过,若不超过两千人走它,毫无问题。”

顾君恩脸色一缓,复指向曲山关附近,道:“诸位请看,从曲山关向北能去龙安府不假,但向南即可出江油县。”

众人目光聚集,江油县就在绵州的背后。

赵当世若有所思道:“我明白先生的意思了。”

韩衮问道:“难道是分偏师打江油县,再夹击绵州?”

顾君恩放下竹杖道:“非也,若如此,川北军就有了反应的间隙,梓潼县的龙辅皇一样可以切断我军偏师后路,将我军围歼。”进而解释道,“只要我军能抵达曲山关,邓若禹必乱,试问若有强人近家门,是否能够破门而入五五开,你是选择回救还是赌那一半的运气呢?”

韩衮豁然开朗道:“邓若禹会放弃绵州北撤!”

顾君恩道:“极有可能,邓若禹并非曹勋的手下,全无必要为他舍生忘死。”进而道,“我之见,此次攻绵州,需兵分三路。左路,由韩、马二位统制带马军千五百走灌县经汶川县等地径去曲山关,右路分出兵马绕去潼川州,中路则由主公亲率进取绵州,压而不攻,给邓若禹施加压力。”这个方案不难实施,因为王来兴进入成都府城把持了四川巡抚衙门后,以龙文光、刘之勃的名义迅速传檄安抚了成都府所辖诸州县,灌县、汶川县乃至茂县的地方官此前都表示过归顺,属于自己的地盘。

赵当世完全理解了他的想法,替他继续往下说道:“老韩、老马以飞捷左、右营千五百马军先出,到曲山关附近,假意威胁江油县。邓若禹忧惧江油县被攻陷退路被断以至于难以回救龙安府,十有八九会舍弃绵州北撤,届时我带兵攻下城池再追击,与老韩、老马在江油县歼灭邓若禹可也。”又道,“右路分一部去潼川州,侯天锡的主力多驻扎在射洪县,潼川州州城人不多,可先堵在那里,将侯天锡限制住。只要绵州一失,邓若禹一败,局面顿开,梓潼县、射洪县皆在我军兵锋之下,再处理起来就容易多了。”说到这里,声音一提,“这一战争取三日内结束,如若邓若禹不退再做计议。老韩、老马原路返回,也没有什么风险。”

韩衮、马光春闻言,当先正身应诺。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