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二次谈话(1 / 2)

加入书签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听到这个任命,柴宝臣知道汪大人精力有限。事事不能亲为,自己处理一些日常事务,重大事件还得要汪大人主持。可就是这样,足以看出汪大人对自己的信任了。柴宝臣很高兴,连忙回道:“谢大人!”

汪大人继续讲道:“我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主要就在宣府了,这是朝廷对咱的信任,我们一定不能辜负朝廷的信任,所以肩上的担子不轻啊!”

柴宝臣回道:“是,大人。据我所知,瓦剌部野心不小,今冬,咱们小心提防为妙。”

“哦?你说说看,怎么防备?”汪大人看着柴宝臣,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大人,我只是说一点儿不成熟的见解,不到之处,见谅。元朝统治被我朝洪武皇帝终止,之后,妥欢帖木尔和一些蒙古贵族虽然被迫逃到漠北,但是他们仍然保存着相当的实力。在大兴安岭地区的西面的呼伦*贝尔草原上,居住着蒙古的科尔沁部,他们是成吉思汗弟弟的后代。蒙古的几大部落在洪武时期经过我朝军队的反复进攻和内迁后,所剩人口已经不多。在洪武初年处于蛰伏状态的瓦剌部落,他们在北元势力几乎被消灭殆尽后逐渐崛起,还有,鞑靼蒙古部落人口也在发展增加。

一般说来,蒙古部落如果有可能到汉蒙边界处活动,那一定是拥有足够多的人口。根据边境贡市来看,瓦剌部的需要最多,**也在近几年越来越大。”

“对,你分析地很有道理。我也在奇怪,过去瓦剌使者来我朝朝贡仅有四、五十人,今年朝廷已经收到瓦剌部递交的国书,上面用词十分傲慢,而且私自要求将入朝朝贡的人数增加至两百人。真是岂有此理,白花花的银子和丝绸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他们请求的数目实在比去年悬殊太多,真是野心不小啊。”

“大人,我想问一下,现在瓦剌的脱脱不花汗时不时徒具空名,而实际掌握瓦剌实权的人其实是瓦剌的太师也先?”柴宝臣抬起头来看向汪大人,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咦?你从何处听说?我也只是十天前接到锦衣卫密探的书信,才得知的,这个消息目前仅有朝中二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接触到。难道锦衣卫走漏了消息?”汪大人看到柴宝臣胸有成竹的样子,不禁很疑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