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取证(1 / 2)

加入书签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据柯鸿生的描述,五年前,他刚刚结束在博士后学习,不想再回到学校一门心思搞科研,在同学的介绍下,到刚成立不久的华易高科应聘,过程出奇地顺利,之后就加入了南之易带领的育种团队中。

论资历,当年三十五岁的柯鸿生刚结束在某大学博士后站点的学习,对于南之易这样拿到博士学位没多久的小年轻,还是有几分轻视的。

哪怕知道南之易是大名鼎鼎的水稻第一人郭老的爱徒,也没有多少的尊重,反而处处跃跃欲试想要压倒他,以争取团队里老大的地位。

只不过,几次有意无意的挑衅下来,他一点便宜都没占到不说,反而一次次被南之易貌似信手拈来实际上有着深厚理论基础的论点反驳到哑口无言。

柯鸿生发现,同事们看他的眼光不对了,也终于意识到,有些人天生就是干科研的料,找基因片段又快又狠又准,他一周的工作别人半天就搞完,在资质上就甩他整整一条科罗拉多大峡谷的距离。

再加上南之易心无旁骛天天跟着实验室器材谈恋爱的架势,和他每天眷恋老婆孩子热炕头,哪怕有野心也没时间。

他服了软不再搞三搞四,后来却因为一次严重的失误,把样本倒置了,导致样本反方向生长,虽然后来正过了方向,却已经无法挽回只得重做,导致试验结果晚出来一个月。

一向对他态度淡然的南之易,因为这件事对他劈头盖脸一顿骂,还差点把他开除出团队。

那次之后,柯鸿生终于彻底明白,南之易一点都不好欺负。你的小动作不被他放在眼里还好,如果触动了他在乎的领域,那凶起来真的是能把大老爷们骂哭。

被臭骂一顿以后,柯鸿生还是有些怨念,总觉得南之易在针对他,一来二去的不由自主脑补,甚至觉得那旁人接触不到的标本,其实就是南之易搞的鬼,故意倒置来嫁祸给他。

听到这里,凌俐暗叹口气。原来实验室里也有这么多纠葛,她还以为一堆书呆子每天沉迷于花花草草,完全不会勾心斗角一般。

结果,也这么多弯弯绕绕的。

对于南之易不再把工作重心放在华易高科实验室后的过程,柯鸿生是这样描述的。

南之易走后,整个科研团队都有些没了主心骨的感觉,后来渐渐流传起来一个说法,是南之易为了早日评上教授,丝毫不顾做到一半的项目,拍拍屁股就走了。

这样的流言一起来,止都止不住,除了南之易本人毫不知情一半,华易高科上上下下上百号员工,都有这样的看法。

再之后,柯鸿生关键时刻被委以重任,在另一位股东,也就是两年前已经去世的方新博士的指导下,再次把团队撑了起来,颇有些危难之际现身时救世主的意味。

一时间从负面人物转变为大家的主心骨之一,柯鸿生很有些亢奋,打了鸡血一样,学起南之易的做派长年累月窝在实验室,甚至有半个月不回家的记录。

再之后,项目终于完成,长达十年开发期的品优千号,终于面市。

而当田正言问柯鸿生,最后投入市场的稻种,和南之易当初反对投入的那批易感瘟稻种之间有什么联系的时候,柯鸿生的眼神闪得像颗接触不良的小灯泡,闪得人眼花。

好一会儿,他含糊不清地说:“最后的改良都是牟总过目过的。他是南老师的师兄,我想总不会错了,所以签了名。”

也就是说,对于稻种到底是不是被人做过手脚,柯鸿生这个废材,并不知道。

而对于之前开过的什么确认稻种高温下会感瘟的会议记录、南之易提出加入PIGM位点的记录,柯鸿生倒是言之凿凿,绝对没见过。

听到这一结论,凌俐和田正言交换了眼神。

终于,这一下午的忙碌,有了点实质性内容了。

虽然还没有很有说服力的证据,但是,牟诚华联手昌瓴在背后做的手脚,渐渐浮出水面。

目前他们知道的,包括设圈套搞到南之易的签名、南之易走后散布流言、支持柯鸿生当傀儡、还有可能在稻种上做手脚……

最后,拍拍屁股走人,把烂摊子甩给南之易。

而目的,就是因为南之易在攻坚水稻之余也在改良玉米,还一直跟和昌瓴公司打擂台的和盛公司关系友好,所以,联合做了这样一个局,关键时刻请君入瓮,搞臭和盛一方的南之易,还顺便立了个大旗。

敢帮和盛出头的,都不会有好下场,哪怕是植物学大牛南之易,一样怼得你名声扫地。

凌俐毛骨悚然起来,下意识有些害怕昌瓴这个人。

只为了和别人斗气,就不惜将本来很有前途的科学家拉下水来,而且,长达五年的布局,这要何等的心思,何等的忍耐力?

询问证人结束,等柯鸿生走了,凌俐握着手机确认了刚才那段录音没有问题,之后保持着发呆的状态,直到杨千帆催促她时间不早该走了,她才一脸茫然抬头看着面前好整以暇的田正言,第一句话就是:“柯鸿生怎么这么老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