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盲提(2 / 2)

加入书签

几句简单的话,就把她的态度彰显无遗,凌俐点点头。

“如你所言,抛开此案来来回回折腾八年,抛开所有的舆论影响,我也并不认为,钟承衡是凶手。”

首先,从钟承衡的背景来分析,他不会选择这样毫无技巧的方法来杀人。其次,警察当年没有查到毒药的来源,也没有证据显示钟承衡曾经购买过老鼠药。最后,此案立,还有一点让我格外留意,这一点,也是你们在判决书里看不到的。”

说到这里,她略微停顿:“你知道什么叫盲提?”

这陌生的词汇让凌俐一怔,脑海里搜索了一圈确实没有印象,马上摇了摇头。

“其实我也不是太清楚。”钱迪喝了口茶,继续说:“我问了搞刑侦的人,他们告诉我,盲提就是在办案现场随机的地方,提取DNA之类的可能和案件有关的线索,是一门新型的技术。”

凌俐的反应还算是快,马上追问:“这案子中用了盲提?”

钱迪点了点头:“不仅用了盲提,还因为盲提的原因,差点弄个不大不小的麻烦出来。”

“怎么?”她心里一紧,下意识觉得这事情不一般。

“在你家院子里的一片树叶上,提取到了一个人的DNA。经过化验,这个DAN具体是什么,因为样本能提供的生物信息有限和当年技术有限,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个DNA的所有人,是一个男人。”

凌俐还在晕菜,南之易已经代替她问了关键的问题:“有跟周围经常来往的人做对比吗?还有,提取到DNA的地方,具体是什么样的场景?”

“从案卷资料显示,当年都已经对比过了,没有人和那DNA一致,也就是说,留下痕迹的不是在周边生活的人。”钱迪遗憾地摇摇头。

“另外,那树叶是从院外一棵树上落下的,具体而言是一片断了的枝丫上的叶子。从树枝折断的伤痕来看,那树枝大概离地一点五米。为什么折断了,目前也不知道原因。”

“一点五米?”南之易抱着膀子沉思,片刻后也遗憾地摇摇头,“打个喷嚏咳嗽两声,唾沫都能沾到上面去。可能性实在太多了,难怪没有人在这上面多做文章。”

说高不高,说矮不矮,普通人一抬手就能摸到的距离。

难怪钱迪说差点搞个麻烦出来,现场出现一枚未知人物的DNA,地点在离地一点五米高的树枝上,找不到留下痕迹的人究竟是谁,也无法证实这人当天是不是到过现场。和周边的邻居和经常去诊所的病人比对过,DNA都不相符。

如果有人深究着这点不放,还真是有点麻烦的。

“所以警方做了模糊化处理,因为那地方和公共场所只有一墙之隔,也就不是侦查的重点,只是在最早的现场勘验笔录里有提到过,之后的几次笔录,也都没有提到这点了。”钱迪说。

“钱法官,你又是为什么特别留意这件事?”凌俐问。

对于案发现场,她其实比钱迪更有直观的感受。

她家后院的那几棵倚墙而生的乔木,她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那树干树枝上都有刺,其实并不好爬,再加上如果有人想要落地下墙,等着他的就是一笼笼带刺的蔷薇,其实还算安全的。

只不过究竟是哪一棵树的枝丫折断过,这点她完全毫无印象了。

再回到那枚找不到主人的DNA上。墙外是一条狭窄的小路,不到一米宽,平时行人也不少的,南之易说的也很清楚。

哪怕不摸叶子,打个喷嚏也能弄些DNA上去,更何况那里人来人往的,有个陌生路人留下的DNA,实在不足为奇。

而钱迪却因为这个原因,更加不能确定钟承衡是真凶,从而做出无罪判决。

对于凌俐的问题,钱迪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沉默了好一阵。

耐心的等待后,凌俐听到了答案。

“老实讲,我入行已经十几年了,办刑事案子办到几乎麻木。我见过罪犯最残忍的手段,处理过的千奇百怪的案子,有些那只怕普通人闻所未闻,说出来比小说还精彩。对于案子里不平常的地方,我也就多了那么一点点的敏感性,而且,也抓出不少的确有问题的案子,往往那些案子再一次调查的结论,和我怀疑的地方不谋而合。”

钱迪继续发表意见:“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我大学、研究生阶段,都是学的刑事诉讼法的刑侦方向,从业也将近十五年,不怕厚着脸皮说一句,凡是案子里能让我重视的疑点,应该不会是普通的事。而从非专业的角度来说,这大概就是出于女人的直觉。

总之,这案子里找不到主人的DNA,在我心里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现在没有条件弄清楚,不代表以后不会有技术能弄清楚,我心里有所怀疑,所以格外留意。再加上这案子疑点重重,自然就做出了无罪判决。”

凌俐皱眉沉思着,这当儿她也说不出什么有用的话,只是一再表示感谢。<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