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决战伊苏斯 二(2 / 2)

加入书签

马其顿帝国崛起之后,斯巴达的衰落更加不可逆转,也许是为了振兴斯巴达,欧里庞提德世系的国王欧达米达斯一世国王主动向卡山德示好,并提供了500名斯巴达重装步兵,并由欧达米达斯一世的儿子阿希达穆斯(日后的阿希达穆斯四世)统领。而另外一位亚基亚德世系的国王克里昂米尼二世则由于年纪比较大,现在已经很少处理事务了。

卡山德对于欧达米达斯一世态度的转变感到非常惊喜,毫不犹豫就接收了这支部队,斯巴达的头盔是黄铜的,重量高达4.5公斤,可以全方位的防护脑袋;盔甲是组合式的,有鳞甲、羽毛、黄铜、以及铁组成,最主要的就是护胸铜甲,其强度足以抵抗普通长矛的穿刺。盾牌是尺寸很大的阿斯庇斯圆盾,再加上希腊式护手,使得盾牌更方便格挡和挥舞。长矛长度大约2米左右,前段是尖锐的铁尖,后端是较短的铁尖,可以看做第2杀人武器。短剑上面有血槽,方便从敌人身体内拔剑,并且长度适中,适合长矛阵被突破后的肉搏。虽然数量不多,但当今天下,斯巴达重装步兵绝对是精英中的精英。

原本斯巴达和马其顿的关系一直都比较糟糕,但是马其顿派系林立,希腊诸邦之间的关系更是复杂,不过从某一点上分析不难得出结论。前几年波利伯孔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和卡山德争锋的时候,在麦加罗波利斯和达米尼大干了一场,最后惨败。

当时麦加罗波利斯是除了比雷埃夫斯港外唯一支持卡山德的城市,而这个城市的主要成分就是几百年来一直受到斯巴达压迫的黑劳士,这个城市的存在就是为了恶心斯巴达的,当年伊巴密浓达建城的初衷就是要在伯罗奔尼撒埋下一颗钉子。

因此,麦加罗波利斯和斯巴达是宿敌,他们的关系根本没有改变哪怕是缓和的可能,谁都希望把对方除之而后快。对于死心塌地支持卡山德的麦加罗波利斯,斯巴达恨乌及乌,对卡山德的态度也是绝对不会友善的。不过,现在斯巴达居然参加了安提柯的一方,而且是作为卡山德的附属军团参战,这让亚历山大大跌眼镜,他不禁想到:这根本不符合斯巴达人的性格嘛,难道斯巴达真的沦落至斯,连起码的脸面都不要了吗?!事实是什么样的,亚历山大暂时自然是不清楚的。

亚历山大的右翼相对于安提柯的左翼而言是比较薄弱的,加上伏兵也没有什么优势,不过机动力要好一些,虽然右翼的空间并不大,但总比左翼海边要好得多。只是腓力明显对双方的优劣非常清楚,所有方阵步步为营,3000骑兵牢牢护住左翼,尽量不给对方的骑兵机会,如果只是应对攸美尼斯的为数不多的近卫骑兵和战斗力不高的阿拉伯骑兵,这三千骑兵自然是够了,不过腓力漏掉了对方的伏兵,那可是3500战斗力不俗的骑兵啊!这是腓力始料未及的。

亚历山大右翼的步兵也缓缓前进,不过为了增加长度与对方抗衡,不免就牺牲了纵深,好在都是精锐,但如果敌我双方步兵比例相差很大,这是很危险的,一旦被对方冲破,那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腓力这边的弓箭手远远低就开始射击了,可惜无论是皮盾枪兵还是银盾兵或者持盾兵,他们装备的盾牌可不是长枪兵的那种小盾,而是比较笨重的阿斯庇斯圆盾,防御的面积很大,因而弓箭手的射击并没有起到多大效果。不过很快他们就转向近卫骑兵射击了,不过只射了一轮,攸美尼斯的阿拉伯弓骑兵也快步向前形成散阵朝弓箭手射击,一边射击一边冲向弓箭手,弓箭手们很自觉地撤退了,直至撤至步兵阵中穿插而过,阿拉伯骑兵立刻向外围狂奔,这使得原本想一举吃掉这支胆大的弓骑兵的腓力改变了想法。

不过很快弓骑兵开始在外围射击腓力的枪骑兵了,这使得普瑞迫劳斯很不耐烦,他的枪骑兵无论战马还是士兵都是轻装的,根本没有多少防护能力,他们的作用在于冲击敌方的阵型,一旦陷入肉搏战或者遭受远程打击都是糟糕的,不得已腓力只得下令普瑞迫劳斯抽调8个中队(1200人)的枪骑兵去消灭这些苍蝇般可恶的弓骑兵。这样,腓力就只剩下2000多人保护步兵的左翼了,不过对方只有1000人,这让他还算放心。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