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生变(2 / 2)

加入书签

“绝对不收。”夏君逸失笑,他的姑娘醋劲还挺大。他喜欢她小心眼的样子,这样他才觉得她心里是有他的。他在患得患失,生怕这是一场梦,又怕她是一时冲动。尝过拥有的幸福,就无法再忍受失去的痛苦。

小蛮被他哄得开心,到底把饭吃完了。夏君逸让人端来备着的酸梅汤。正好有人来禀报淮水下游的事。他们在下游找到一处泥沙积淤严重的地方,连日暴雨将河边的一处山体冲落,堵塞河道,使得其前段河道的水位不寻常的高。夏君逸指示他们要尽快清除淤泥。

只是河道清除一半,南边边境失守,大沥国率军打进来了。

大帐内,众人神色凝重。九安一拳砸在扶手上:“大沥出尔反尔,真是卑鄙无耻。”

刘玄冠脸色也不好。当初他们就担心大沥狼子野心,拒绝了大沥主动借兵的提议,只让其牵制住边境大军。没想到他们视盟约于无物。如今南边大半城池刚被晋军夺下,守备虚弱,大沥打起来事半功倍。他们将近半年的努力,却是为大沥作了嫁衣。

“格老子的,我们打回去,打得这群小人叫爷爷。”

“可是都打到这里了。这个时候回头,就前功尽弃了。”

“继续往下打,到时候前方是天册军,后方是大沥国,我们恐会腹背受敌。”

“返回去打大沥,天册军要是追来,那也一样是腹背受敌。”

……

几人争论不休。最后看向夏君逸,在等他的决定。

夏君逸捏了捏眉间:“今日先到这,容我再想想。”往前打下去,或是回头打大沥,都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夏君逸不知道的是,姜戎也坐不住了,调集大军冲了两回关隘。萧穆青刚把北地驻军调回,大军还在路上就收到军报,只好再一道圣旨命大军赶回北地戍守。北地距上京不比湛州远多少,又是萧穆青的大本营,若被攻陷不堪设想。

眼下萧穆青的情况比夏君逸艰难的多。新朝刚立,人心本就不稳,又硝烟四起战火不断,原本还在暗处的一些心思也渐渐压不住,西边的程岩就是一个。之前去邯城增援,半路碰上晋军,根本没有尽力,且战且退,等退回驻地就不肯再出。这次萧穆青想从西边抽调两万兵去湛州,竟被程岩以人手不足拒绝了。

萧穆青如今群敌环伺,内外交困。他筹谋多年,一朝登上至尊,金銮殿上的椅子分明还没捂热,他怎能甘心。思虑许久,他向晋军提出停战和谈。

夏君逸清楚,这场仗他若执意打下去,如今有姜戎牵制萧穆青部分兵力,他的胜算很大。但即使打赢了,必然也大伤元气。到时南有大沥,北有姜戎,都想做那得利的渔翁,失掉几个城池都是小的,就怕他们想吞并整个国家。

军中主战主和的都有,刘玄冠便是主战一派,他认为姜戎进犯对晋军倒是好事,大沥还远在南部,对晋军的威胁比不上姜戎对萧穆青的威胁来得紧急。他们应该趁萧穆青左右支绌,尽快拿下上京。至于姜戎和大沥,国力有限,就算打下了城池,也没有余力来治理,可以割几个边城给些金银财帛。待晋军休养生息后再夺回来。

他劝夏君逸:“主公谋划多年,就是想有朝一日可以光复我大晋。他若在此,势必也是要战。”他说的主公是夏君逸的父亲夏轩。夏轩瞒着儿子屯兵屯粮,暗中准备近十年,但这两年身子有疾,无法亲征。

此时大沥已经攻到了临彰,再往上便是叠溪,已是晋军治下,但晋军的大部分兵力调集于前线打战,城中守备不足,大沥拿下它们打到晋军后方只是时间问题。夏君逸主和,但刘玄冠在军中威望极高,主战的声音渐强。直到南边传来,大沥屠了一座试图抵抗的县城。那里有被迫拿上镰刀锄头的百姓,更多的是手无寸铁的妇孺老幼。他们才意识到,大沥与他们不同,这里不是大沥的故土,不是大沥的同胞,这一路打过来踏着多少无辜百姓的血肉。

夏君逸决定答应萧穆青,停战和谈。这一回,没太多人阻止他,包括刘玄冠。

萧穆青派了使臣来和谈,其中就有夏君逸。<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