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大方针确定(2 / 2)

加入书签

“同时报纸的舆论宣传不能够短缺。要把主公这些年的德政都给摊开来说,告诉天下必须主公的仁德还有功勋,把主公的正面形象无限的放大。要让天下百姓,至少也要让我们治下的百姓。还有我们盟军地区的百姓,知道那些诸侯所谓的‘清君侧’不过是一句骗人的鬼话,他们不过是打着清君侧的名头,来行不臣之事罢了!”左明好歹也是如今的政治部部长,主管宣传和军队政治思想工作。所以就在这方面给出了建议。

武将那边反而没有发话,能够在这里的都不是傻瓜,知道军队不干政这个道理。

他们的任务,是确定了基本的战术战略之后,如何安排兵力和指挥时,才轮到他们发话,所发话的内容,也以军队军务为主。至于行政方面的手段,非不得已不会发言。

终于,基本的方针已经确定。剩下的就是军队部署的问题。

首先,成廉在函谷关,张济在潼关,张绣作为游骑军存在。他们的主要责任,是确保两地的安全问题,当然马超和马岱也会派人过来协助镇守。这三支部队可以说任务是最轻的,只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有可能北上的刘备军,或者东来的白波军。

前者北上的可能性不大,后者却最不可能出兵。只要方云不招惹他们。还有,就是不要败的那么难看的话,比较趁乱捡便宜的道理,想来白波军还是知道的。

其次。张辽驻守黎阳一带,徐晃驻守元城县,随时支援黎阳或者清河郡(已改国为郡)。配合张辽和韩猛,抵御北上入侵的敌人。同时管亥、周仓和解然也要在渤海郡、清河郡和魏郡三地驻守,协助三位大将镇守地方。

同时,龚都、刘辟和何仪三人率领的工兵营。也随时待命,修桥铺路,甚至是开挖沟壕什么的,随时等待安排。

进一步的商议足足持续到了当天十二点,众人这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那些诸侯到底是怎么想的,挂着大汉臣子的名号,还公然犯上作乱。”回到寝室,三女想来也是知道了这件事情,纷纷过来,解媛作为正妻,自然是优先发话。

“我军势大,再不遏制的话,谁知道会不会一统天下。当了诸侯一般只有两种下场,要么被杀,要么当皇帝。他们本来就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孤注一掷罢了。”方云怜爱的把三人抱在怀里,目光更是看向了即将临盆的张宁和任红昌。

“夫君,此番不需要亲征吧?”张宁担心的问到。

“若是战事顺利,那自然不需要。但若是前线紧张,身为大将军,我自然责无旁贷。”方云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到底要不要亲征。

“只希望孩子生出来,他爹爹能够守在身边。”张宁此番也多了几分哭腔。

“事情还早着呢,而且夫君麾下兵强马壮,还会怕了那些诸侯?”方云安慰道。

其实他也不知道,到底未来会怎么样,战争永远都充满了未知性,否则的话曹操也不会有赤壁之败,而刘备也不会有夷陵之败。

只是如今也做不了什么,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并且确保战事的顺利……(未完待续。)

PS:战前安排进行中,实际上既然表明是第一次讨伐,那自然会有第二第三次……关键其实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到底发生了什么。

话说,最近订阅有点少,各位给力嘛……

最后是惯例环节:

感谢‘长青无悔’、‘sky1991’和‘林松3’的打赏!多谢对本书的厚爱!

感谢各位订阅和投推荐票的书友!多谢对本书的支持和厚爱!继续加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