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赶山填海(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黄雀三篇(序)
一
江南好!素为鱼米之乡、富庶之地,多出能工巧匠、文人墨客、掮客师爷,帝王甚少。在冷兵器时代,六十里就要换座驾的岁月里,江南确实少了培育帝王的土壤。山峦叠嶂,旅者疑无路;峰高林密,狩者难穿行;江湖交织,舟者任漂流;鹤唳猿啼,红鲤踏浪,青枫飘曳,稻浪滔天,静静的江南冷眼看世事变迁,等!
等,是和匆匆时光较劲,却也是解决无天时、少地利、心堪和的最好办法,当然,也就候来了刘军师的主人――凤阳朱家。
明帝元璋一把火悍然了却了建国初期的眼前急,却难了他千秋霸业的鸿鹄志!
这一点,上通天文、下晓地理、目穿花甲、胸罗奇谋的刘军师,心如明镜、洞若观火,何况一把火已在眼前点过!怎么办?
俗者心急阵脚乱,智者心急计谋来!
刘军师伯温先生主动请缨:游历四野、荡舟华夏,替主人勘龙脉、镇神兽、消暗敌。
其时,天下安定、民心向和,一派治世景象;何况,历史悠悠、天道交替,岂是受个人意愿所左右?
伯温先生深谙帝王之道,生怕权术之害,明为明事,操社稷之劳;实图安身,求颐养天年!能吗?
伯温先生一边扒拉着小算盘,一边纠结起来:真是啥事不做,岂不闲得慌?何况自己能扬名立万,也是因跟对了大命人;要是站在陈友谅身边,早已喂了鄱阳湖的鱼虾!真是:
修身养性涉江湖,一朝功成天下闻!
思绪万千为哪般?知遇之恩在心头。
二
正所谓“站的菩萨站一辈子,坐的菩萨坐一辈子”,即使前超留侯、后越孔明的伯温先生也难逃命数!
想想也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稍晓历史的能臣干吏都心知肚明,伯温先生为何纠结之余仍旧请领皇命呢?
因为人性不可违。
伯温先生生有七窍玲珑之心、十面埋伏之智,为感谢明帝知遇之恩,思虑再三,最终决定――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世事往往如此,当你徘徊在选择的十字路口,你会辗转反侧、夜不能眠,一旦想通、看破,始觉瞻前顾后、举棋不定,不过尔尔!
伯温先生定下心神,决定再帮明帝一把,如何下叉呢?是以:
结庐中山顶,沐浴玄武湖。
遥望大江源,冥思星夜中。
三
刘基刘伯温远离京畿的喧嚣,隐入莽莽绿色,与晨露做伴,和闪电为伍,感慨生命之瑰丽,上苍之神奇;叹息时光之消逝,岁月之难留。
但为明帝分忧,云游华夏的主旨,是基先生的命,是基先生的根,是基先生的梦!他毅然决定:隐居三年,继写烧饼歌,续绘推背图。
明帝一直关注着“神机”军师的举动,这位仰仗老丈人实力一统天下的君主,深知“好事不从忙中起,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他一边打理朝政,一边隔三岔五地遛弯去看基先生,想看看军师离开了军营、隔绝了庙堂,还有多大能耐?自己的千秋霸业命数如何?军师到底啥时动身,为自己赶山填海斩龙脉、明察秋毫镇神兽,剪除异姓天子之患呢?
不同的鱼儿吃不同的饵,好的思路还要有恰当的表达。
基先生两年预测三百载,花了整整一年冥思苦想,才发现连比带划是和明帝无障碍交流的最佳途径!太复杂拗口的说教和密密麻麻的文字,只会让这位兼有和尚、乞丐经历的君主徒生反感。
一想到明帝吹胡子瞪眼的横样,时称“天下第一聪明人”的基先生,也禁不住后脖子灌风――凉飕飕的!咋办呢?真是:
隔世过三载,奇书已续就。
如何禀明帝,难煞聪明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