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We are the world!(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对于学惯了白话文的老外来说,《青花瓷》歌词的语句和结构,无意是很难懂,很头疼的。
即使台下一部分华人,也得慢慢品才能理解。
但是这首歌词又不同于古文,其中还是有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词句。
譬如“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两句话三个“惹”字,从结构上形成排比和类迭修辞,而这个“惹”,又是从六祖惠能那句著名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中得到的体会。
用“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这段文言词句以景入情,然后再承接较为白话的下一段“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以为对仗。
因为芭蕉与门环都是静态的实物,只能被动的等骤雨,等岁月侵蚀后慢慢氧化的铜绿。
但人称代名词的“我”却跟芭蕉与门环不一样,因为“我”是可以自由移动的,于是“我”偶然间经过江南小镇邂逅“惹”了你,并不是被动的等你了,而是主动的去认识你。
所以虽然同样都是用动词的“惹”,但其主动与被动性却迥然不同,而且在这段词里一连用了三个“惹”字,字义相同,用法却不同,饶富趣味。
副歌最耐人寻味的一句,无疑是“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乍一听一看,似乎是表示离别后的等待之情,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其中更多是无奈。
因为这个等待,是未知归期的等待,因此这段别离也更具哀伤之意。
天青色最初描述,出于宋代汝窑,并有宋徽宗批示的“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而青花瓷总体分两种颜色——灰蓝色和深蓝色,所以歌词里的“天青色”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学描述,至于什么是真正的“天青色”,全凭个人理解,因为文学没有标准,并不是科学。
歌词里所描述的天青色,是无法自己出现的,它必须耐心的等待一场不知何时会降临的雨,才能够在积云散去的朗朗晴空以天青的颜色出现。
因为雨过天晴后才会出现天青色,先降雨才能有天青,但歌词倒过来说,想看到天青色唯有先等待下雨,那雨什么时候来,你什么时候归,都是未知的,用倒装类迭的手法,让意境更显伤感。
这首歌的曲调温柔委婉、淡雅脱俗,以至于其脑海中浮现的全是烟雨江南的画面。
配乐的中国风情,更体现了东方对待感情,隐藏得含蓄而韵味别生。
这种离愁别通过曲调的传递,仿佛青橄榄在口,值得慢慢回味。
论意境,《青花瓷》宛然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
论词句,《青花瓷》却是一幅笔端蕴秀临窗写就的素心笺,走笔曲折只因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论曲调,《青花瓷》仿佛微风中静静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涧,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环多有不尽之意。
这三者叠加至一处,《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恰似那“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极品,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清新流畅。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青花瓷》的中国风分外动人。
一曲结束。
台下掌声四起。
西方面孔的音乐人喝彩连连,东方面孔的音乐人更是激动不已。
不少人都站了起来,向台上的姜伦,向民乐团的学生们表示敬意。
后台,刚下台不久的那支巴西乐队驻足听完全曲,这些人里只有主唱懂一些中文,但也很难理解歌词的意思,不过编曲和作曲的魅力,还是感染了他们。
另一边,几位日本音乐人心底叹服,他们还在把民族音乐和西方流行音乐做融合,而台上的华夏人,居然是用华夏民族乐器演绎西方R&B的调式,这种大胆创新的融合方式,值得他们深思和学习。
当然,还有韩国人。
刚才还想和姜伦较劲的李银正,此刻脸上火辣辣的疼。
尤其是听着全场欢呼和掌声,他更加愤慨。
此刻,他只有向天主祈祷,希望姜伦下台摔个大跟头,或是下一首歌直接唱砸!
……
人大民乐团所在的副舞台上,陷入了一片黑暗。
全场只留下圆形舞台上还亮着灯。
姜伦对着大家的掌声开口说道,“Merry-Christmas!祝大家圣诞快乐!”
“o~~~!”
周围的人瞬间更高声的欢呼起来。
今天是圣诞节,很多信上帝的国家,都把今天当成一年最大的节日,好像华夏的春节一样。
而且随着几次世界格局的变化,圣诞节已经不仅仅是某些国家的节日,更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已经被很多国家所接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