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争帝秘辛(2 / 2)
其次,老四比老六早出生一年零五个月,身为兄长处在封建宗法和礼教的汪洋大海里,即便皇室,也不能不对嫡庶兄弟之别视而不见,身份绝对超然。
但皇四子(就是咸丰帝)也有明显劣势:其一,他是一个瘸子。
少年时期有一年,他到南苑打猎,从马上重重摔下来,伤及骨头。
上驷院正骨御医用尽一切手段,妙手无法回春,皇四子奕詝从此落下后遗症,走路不能如常。在相信天命的时代,瘸子似乎不合真命天子之相。
其二,其生母孝全皇后病逝时,皇四子奕詝也才八周岁多一,道光帝将他交给皇六子的生母静贵妃抚养。
这一事件,不仅意味着奕詝由其生母地位带来的微妙优势的丧失,而且意味着道光帝对静贵妃的信任和宠爱,命运的天平开始向皇六子倾斜。
而皇六子(也就是恭亲王)的优势在于:一是天资聪颖,很讨人喜欢,道光帝非常宠爱他。
有一位叫芮尼的洋人记述了奕欣少年时的形象:“恭亲王表情很和善,是个典型的鞑靼人。他的右颊上长了两个伤疤,显得有脏,可能是两个疡肿伤疤。”
但不管怎么,皇六子生理上只有一缺陷——脸上长了两个伤疤,要比瘸子皇兄的形象强多了。
二是皇六子工于骑射,皇四子奕詝则稍逊一筹。
每次行围打猎,老六都有很多猎物。骑射水平如何,对在马背上得天下的满洲民族来,尤为看重。
三是生母博尔济锦氏健在,而且深受道光帝宠爱。特别是在奕詝生母孝全皇后去世后,她在后宫的地位上升至第一,统摄六宫之事,道光帝把皇四子也交她养育。
生母在皇父心目中的独特地位,对奕詝是一笔重要的政治资本。确定皇太子之事,历朝历代本来不乏爱屋及乌的先例,何况皇六子很能干,很讨皇父喜欢。
不过,老六也有自己的劣势,除了身份为庶出又为弟之外,在玩弄权谋方面,也远不是其兄奕詝的对手。在角逐皇冠的道路上,权谋心计恰恰是绝对少不得的。
这一,从恭亲王痛失皇太子之位,之后处境尴尬就可看出一斑,这也是恭亲王后来才想明白的,可惜明白得已经太迟了一。
江山社稷交给哪个皇子好呢,老四抑或老六?道光帝心中的天平左右摇摆。就在这左右摇摆之中,道光帝日复一日走向衰老。他眯着那双昏花的老眼,在他的几个年轻的儿子中间游离不定。
当然在师傅的问题上,恭亲王少年时期也落后咸丰帝一筹,这是他心中最大憾事,少了个工于权谋的师傅帮衬和指导,使他在之后的争夺皇太子位置时连连失手被咸丰抢了不少风头。
按大清惯例,皇子虚六岁进上书房读书。
按照清廷这一规定,皇四子奕詝与皇六子相继读书就学,步上十分严格正规的学习生涯。
两个尚挂鼻涕的学童,读书时间在师傅威严的目光下一道苦苦用功,课余时光一起娱乐玩耍,童真无邪,全无你争我斗的心思。
对皇四子奕詝影响最大的是师傅杜受田,其对皇四子夺得皇帝宝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所传授的知识学,“悉本唐虞三代圣圣相传之旨”,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摒弃一切可能扰乱正统观念的旁门左道。他教授的帝王之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够启迪心智,使皇四子大受其益。
而道光帝为皇六子选定的师傅是卓秉恬。此人德才兼优,有丈夫豪气,却是不喜耍弄政治手腕。
上书房是较量智谋的角斗场。在皇子们童真稚嫩的读书声中,看上去师傅们不露声色,实际上却在暗中较劲,试图将自己的学生辅导成未来的天子。但他们深知结局的残酷:无论如何,天子只能有一个!
应该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还是立皇六子为皇太子?
因为两个儿子各有优劣,道光帝一直决断不下,他在赐奕詝锐捷宝刀的同时,又将白虹宝刀赐予奕诉.这两个儿子各有优劣之处。
自己万年以后,该将皇冠交给谁呢?他自问过千百遍,却总也决断不了。
储位争夺之战,也在皇四子和皇六子相继步入少年时代,终于拉来帷幕并越演越烈,咸丰帝和恭亲王在各自师傅的指导下手段频出,各用奇谋想在道光帝面前露脸得胜。
可惜的是,在权谋方面恭亲王少年时代表现太挫,连连在咸丰帝手上吃亏不,最后更是把皇太子之位以及皇帝宝座输了个干干净净,每每想到少年时的往事恭亲王便忍不住一阵心酸加心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