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章 我在滨海县一天,就是这个规矩(1 / 2)

加入书签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从事食品加工的摊主必须要有健康证,出售的食品必须要符合食品卫生的规定,这个请卫生监督部门的同志办理,我们也应该对顾客负责嘛。另外垃圾收集和处理,一靠各位摊主自觉,二靠环卫部门的劳动,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环卫工人的付出不是无偿的,收取合理的垃圾清运费也很正常,这个希望各位摊主理解,我们的城管部门可以随时监督,及时指正。我们的工商部门应该为各位办理营业执照,免除工商管理费。我们的公安部门应该动用一部分警力,维护夜间设摊点的治安。当然,第一管理部门还是城管局,由它牵头各个部门形成合力,进行有效、文明的管理,所以城管部门还是必须保留嘛。”

掌声再次响起,吴越点头示意后,指着周围凌乱无章的排挡设施,“每一处设摊点的摊位布置可以统一样式,统一就美观了嘛。这个政府部门不强迫,由你们自己商议后报城管局审核,这样一来,也给城市添了一道风景线,看得舒服,才能消费的舒服,同时你们的收入也能水涨船高。”

“吴书记,服装也可以统一吗?”有位夜排档摊主高声问。

吴越笑道:“可以啊,只要你们自己愿意。不过有一样可不能统一喔。”

“有啥不能统一的啊?”旁观有人接口。

吴越并没有因为有人插嘴打扰而厌烦,反倒兴致勃勃和他讨论起来:“有啊,比如菜式,百家百味总比百家一味强吧。民以食为天,这个产业不但能做大做强,还能做出品牌来。”

“吴书记,夜排档也能做出品牌?”又有人问。

“当然能,抱团注册一个公司,统一配菜、统一卫生管理,不就上了几个档次了嘛,客人吃了放心,政府管理部门也放心。”

吴越拉家常一般的语调和态度迅速赢得了所有人的好感,以往传说中的他未免神化了一点,开创招商引资记录、打击盘踞滨海多年的黑恶势力,这些对普通民众来说太过虚化遥远,现在看到他幽默温情的一面,大家觉得和这位年轻有为的县委书记心一下贴近了。

人群有序的越围越紧,不经意间,吴越的身边满是市民,大家的眼充满热切,渴望吴越说的更多、更暖心。

吴越频频向四周围点头,和他目光相触的心里都热乎乎的:书记和他打招呼了,不是在电视报纸上,就这么几步之遥。

“刚才谈了固定摊位的管理,对于游动摊贩呢,我想要分成两个管理群体,一个是本地从业人员,另一个是外地从业人员。本地的必须去城管部门备案,领取临时营业执照,从事食品行业的必须具有健康证,这又涉及到工商、卫生两个部门,群众朋友们可能会想,那不太麻烦了?不麻烦,麻烦的事让城管局去做,让他们去替你们跑跑腿。”

说着,吴越的目光扫了城管局大小领导一眼。

城管局长赶紧走出来,先对吴越几个县领导点头,“吴书记、孔县长。”又高声对身边的人群说,“吴书记的指示,我们城管局会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希望大家对我们城管局进行监督。”

“伤害了干群关系,要想弥合,必须拿出诚意来。”吴越点了一句。

城管局长连声应答,“那是,那是。我们一定开展部门整顿,对一些同志的行为加以查处。”

孔立轻轻一推吴越,吴越会意把话筒让给他。

“自查自纠只怕不够,我建议有关部门介入调查,彻底让群众放心。”孔立夹烟的手指着城管局长,“整顿是一个方面,另外必须尽快落实吴书记的讲话精神,固定摊位怎么科学、人性化划分?管理怎么体现服务第一?这个命题要完成不是光嘴上表态的问题,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一定,一定。”城管局长头点的比小鸡啄米还快。

吴越摸出烟,边上等候已久,口袋里打火机捏得汗津津的,立马上前,一手“喀嚓”,一手护住火苗,送到吴越嘴边。

“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这不错。”吴越嘴角浮现一丝饶有深意的微笑,“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对待群众也要如此。”

“吴书记,我一定――”点火的人小声道。

吴越的声音冷淡了些,“做比说有说服力,我拭目以待吧。”

点火的人喃喃的退了,孔立递来了话筒。

“外地游动摊贩的管理除按照本地游动摊贩管理外,还必须由公安机关对比流动人口进行管理。也许有的群众朋友会认为,你也管,他也管,多头管理是不是这个费用会上升呢?在这里我可以负责任的说,除去必要的工本费,一分钱也不会多收。咱们滨海县不是靠收取管理费求发展的,今天之所以请电视台的同志来,就是落地为证,请全县各界监督。”

吴越站了起来,指点着万家灯火,“城市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为代价,我们滨海县不追求表面的东西,一个不能兼顾各阶层利益的城市,哪怕它表面最光鲜也不值得仿效。请你们相信,‘城市修得像欧洲,百姓过得像非洲’,这种现象绝不会在我们县出现”提高了声音,“今天我撂下一句,我在滨海县一天,就是这个规矩即使有一天我离开了滨海,这一条也会将作为乡规民约留在滨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