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1 / 2)

加入书签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天朝对于四大名着里的《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有这么一个说法: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少年不读水浒,只因为年少时血气方刚、易于冲动。看了《水浒》,很容易学习里面的英雄好汉,一念不合就要怒骂或动手,从而形成不良的习性。

年少之时,世界观、人生观都还在初步养成的阶段,对于事物的判断大多数凭借一己之想。所以没能正确引导与控制自身行为思想之前,不应读水浒。

林森纵观水浒全篇,对其中几位好汉印象尤深,林冲、鲁智深、武松、燕青等,有情有义,千古传诵。

至于看三国为古人掉泪,林森这样的事情还真的做过。

那些什么韩剧、日剧、美剧等煽情大片完全不能打动林森,可林森却为《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吊唁周公瑾而哭得泪眼婆娑。

“犹言年纪到了这地步,经历颇多,不宜再看三国――看到各种图人的计谋,不免缅怀自己的遭遇,吃了别人不少亏,猛然觉醒,突然愤恨而已;或因学习了那一套,用以对人,甚至进行报复,都非美事,所以认为不如废卷。”――杂文家高旅

或许林森的心态真的老去,看水浒只见其美,不见其丑。看三国只见其真,不视其假。

其实水浒传曾经编译过,流传之今的版本内容并非当年施耐庵全部所书。

最早上梁山之前的所有压力,那全是晁盖伙同一帮子土匪抢劫了朝廷的生辰纲,这才被朝廷通缉,接着走投无路上了梁山。

至于后来的头把交椅宋大老板,则是对于朝廷腐败的不满而被贬谪。

所谓官逼民反!?

以及农民起义!?

《水浒传》被定义为农民起义,其实不然,梁山一百零八号头领里,真正的农民只有九尾龟陶宗旺一人!

另外还有以打渔为生的阮小二、小五、小七兄弟、打猎为生的解珍、解宝二兄弟。

其余头领不是地痞、流氓,就是军士官吏和地主老财,身份最高的天贵星柴进更是后周皇帝周世宗柴荣的嫡孙,手中还有太祖所赐的丹书铁卷!

也许头领麾下的士兵大部分组成才是真正的农民!

而真正的农民,如果不是因为生计得不到保障,颠沛流离,背井离乡。谁会去做那蟊贼剪径、占山为王的掉脑袋勾当?

正应了那句话:越有知识越反动……

若说大唐盛世,万邦来朝的唐朝是当时世界版图里的政治地位第一大国。

那宋朝就达到当时世界版图里的经济第一大国!

宋朝也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上国内农民动乱最少的朝代!

由此可见,当年若不是真正被逼到毫无出路的地步,亦不会有人扯旗造反。

看着一位位鲜活的梁山头领豪迈大笑,大口吃酒、大口吃肉的形象跃然于卡牌之上,林森陷入了对地球的怀念里。

在这异世界里,他孜然一身,举目无亲,让林森心中涌起一丝丝的悲凉与惆怅。

不过林森自幼丧母,被林父一人艰难地拉扯长大,他的心志在年幼之时已在养成,随后渐渐地坚定下来。

长大之后更是遇事多想,尽量选择正确的道路行走。

如今的惆怅只是在心头蔓延一阵就渐渐消散,随即又升起了对回归的渴望与梦想,一种叫做坚持的力量在全身翻涌。

“小少爷,外面有皇城的士兵找你,很着急呢,你快出来看看吧。”门外响起蒙牛的喊声。

前院,四位披坚执锐的高大狂战士静静地竖立等待。

“林森大师,学院里的卡牌收藏馆发生了意外,院长大人派我带您去见他,如果现在没有别的事情,就请跟我们走一躺。”领头的狂战士虽然客气,似乎是在征询,但话语中的强迫之意很明显。

“那?!就走吧!”林森丈二摸不着头脑,应声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