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苍记事之十九 风舞随感(2 / 2)
说到底,学生们这般反应的罪魁祸首仍然要归功于教育。
所谓的教育,是强制性的灌输知识,就算是到今天,也不敢有什么人用十成的信心与把握拍着胸脯说“成功,非常成功,凡是受到教育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吧?
强制性的灌输,大多意味着两种极端的结果:要么一蹴而就,要么跌落云霄。
有兴趣的学生自然是会去拼命地学,老师提问绝对是第一个站起来,目光中闪烁着对回答问题的炙热光芒,语调饱满而生动,活力四射。
没有兴趣的学生,那就如我刚刚描述的那番场景。
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出在小学,初中,高中。
从小学开始,就没有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热爱,这不是老师口头上说说你要热爱学习,学习好才能找到好工作之类的话就有用的,事实上,这更像一种胁迫,更会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反感。
假如每个人都对学习充满了热情,上大学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那几本所谓的证书,而是真正想去学些知识填充自己的大脑,那么就不可能出现那种老师问十几遍依旧鸦雀无声的场景。
错不在学生,不在老师,而在教育。
凡是拥有这两种身份之一的人,无一不是被现代教育所捆绑束缚的人。
活动,是强制性参加的,作业,是强制性完成的,规则,是强制性遵守的……每一项都充满了苛刻严明,这就牢牢定死了学生的激情。
这不是说设立这种强制性的东西是错误的,只是我们应该懂得一个道理:凡事都得留一线。
校园暴力事件,我曾经也是个受害者,老师,家长都管了,依旧不管用,因为教育没有管。
良好的教育,一个真正成功的教育,不可能会出现校园暴力事件,老师和家长的干涉,这些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我真的希望未来的有一天,学生不会因学习而烦恼,不会因作业过多而压力山大,不会因某种布置下来的具有挑战的任务而郁郁寡欢。
每一天都阳光灿烂,每一天都雨过天晴,不需要任何礼仪,不需要任何要求,学生见到垃圾就能主动捡起,遇到老师就能问好,这些都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丝毫掩饰虚假的,就像是一种天然的本能。
这个憧憬,除了向有心人诉说,身为一介普通人的我似乎有心而无力改变,它离我们的距离还很远……
2017年3月3日记<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