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1 / 2)

加入书签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清代政治,和中国传统政治不同,因它背后有一批特别拥护皇帝的,这便是皇帝的同部族,就是满洲人。秦始皇筑万里长城,东边直到大同江。无论如何,清代奉天一省,两千年前,早就是中国的。两千年来,也一向是中国的。

清代把它划出去,做他们的禁地,不许中国人出关。直到光绪末年,河北、山东人才可以出关开垦。当时的台湾,也划为禁地。因为台湾由郑成功经营以后,还不断有人造反,因此不许福建人si渡。这是为了管理不易,和关东三省的留作退步者不同。

以上两个禁地外,第三个禁地是今天的察哈尔和绥远。这也是中国地方,清朝又把它划成为禁地,不许添住一户家,也不许多垦一亩地。

因为这些地方接近蒙古,他们的目的,要把蒙古人和汉人隔开,不使相接触。这也到了光绪末年才开禁。

第四个禁地是新疆。因此地土壤féi沃,尚未开辟,他们要留作满洲人的衣食之地,希望满洲人能到那里去,故不许中国人前往。

直到左宗棠平定回乱以后,禁令始弛,汉人才能随便去新疆。因于满洲人这些si心的法术,在中国境内无端划出许多处禁地,形成许多特殊区域。

所以这些地方,有的是荒落了,有的则开发的特别迟。而中国人也认为所谓中国者,则只是当时的本部十八省。其实就传统历史范围言,则全不是这回事。

满洲军队称八旗兵,为国家武力主干,全国各军事要地,都派八旗兵驻防。下面的绿营,说是中队,实际上率领绿营的将领还都是满洲人。这两种军队,饷给是显分高下的。各省总督、巡抚,差不多在原则上也只用满洲人。

中国人做到总督、巡抚封疆大吏的,虽也有,却不多。至于中国人带满洲兵做大将军的,二百多年间,只有一个岳钟琪。到了太平天国之役,满洲人自己实在没办法,曾左胡李,替满洲人再造中兴,从此封疆大吏,才始大部分转到中国人手里。

然而甲午战争失败前后,封疆大吏,又都启用满洲人,中国人又转居少数了。

中国历史从秦以后,历代皇帝的背后就没有这样一个固定的力量。

若说皇帝利用读书人,读书人在拥护皇帝,可是读书人拥护皇帝比较是公的。因为读书人不是皇帝的si势力。而且读书人也不是一个固定的集团。

中国历史上只有元和清,皇帝后面有整批蒙古人和满洲人帮忙。

其他各代,大体说,是全国的读书人――有全国民众中间受过教育经过考试的人来帮政fu忙,这不能说是不公道。有人认为这便是“封建社会”了,这真是胡说。读书人不就是封建。反过来说,皇帝或政fu,存心培植读书人,也并不是si心。并不如元清两代,存心扶护蒙古人和满洲人。这种政治当然是si心的。

因为其是si心的,所以一切表现都不成为制度,而只是法术。

清代的六部尚书,也沿袭明制。可是明代六部尚书的权相当大,尤其是吏兵两部。全国用人调兵,都归这两部管。皇帝上谕下颁,要经六部,全国事情上去,也要经六部,兵部尚书还有权下命令给督抚。

清代的六部,权就小得多。六部尚书已经不能对下直接发命令,六部尚书已经不成其为行政之首长。更不同的是六部尚书shi郎对皇帝皆得单独上奏这一点。

照理讲,兵部尚书对于全国一切军事,他该负责计划,军队他可以下令调动,shi郎只是他副手,事权该由首长负责。现在兵部尚书也只能对皇帝上一个条陈而止,而且尚书可以单独上奏,shi郎也可以单独上奏,这样一来,尚书就管不着shi郎。

从前的六部,每部一尚书,一shi郎,本来是正副长官。清代则要满汉分开,有一个中国尚书,一定还要有一个满洲尚书。有两个中国shi郎,一定还要有两个满洲shi郎。于是一部就有了六个长官,六部长官就有三十六个。每个人都可以单独向皇帝讲话,一部之中,中国尚书不晓得满洲尚书讲些什么话,还有四个副的,也是谁也不知道谁在扯了谁的腿。

就政治常理言,一个机关代表一整体。譬如兵部,应该由兵部尚书代表负责,兵部shi郎是副主官,一正一副,副主官当然只是辅佐正主官,不能说兵部尚书这样讲,兵部shi郎又那样讲,变成只有个人而没有了机关。譬如财政部长代表着财政部,财政部次长对于财政上的意见当然要向部长贡献,不该直接向行政院长申述。这道理很简单。所以说清代那些措施,只是法术,不能说它是制度。

清代六部尚书、shi郎都可单独向皇帝讲话,上面已说过。然而除此以外,不论什么人,又都不许向皇帝讲话。翰林院是一个很负清望的机关,翰林院有编修、检讨等员,照理是清望之官,虽无政治实权,而地位则很高,向来他们是可以向政fu讲话的。

到了清代,也不准“专折言事”。地方官呢?只有总督、巡抚、藩台可以直接向政fu讲话,道及以下的府、县,都不能专折言事了。

比起明代来,不一也可直接向皇帝讲话,这相差就太远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