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二破江北大营(2 / 2)

加入书签

河南的胜保借口现在皖北的情况复杂,无力南下支援。

只有江南大营的和春答应救他,不过派出的援军刚走到江边,就受到了李秀成的阻击,渡不了江。

陈玉成知道此时的**已经是一座孤城,所以他没有着急。这**城里有一万多守军,而且城墙这几年在温绍原的主持下,加高加厚很多,强攻必然损失很大。

陈玉成在城外构筑了炮兵阵地,白天不停地轰击六安城池,晚上敲锣打鼓,让**守军睡不安稳。与此同时,他让土营开挖好几条攻城地道。

经过一个月的准备,土营终于把地道挖到了**城墙下。

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的城墙被炸塌,太平军对**清军发动了最后的总攻。坚守在江边六年之久的**城终于被太平军攻破。

温知县守城神话破灭了,他自知自己抵抗太平军这么多年,必定死路一条,毅然投水自尽,倒也不失为一条汉子。其他清军死的死,降的降,逃的逃,太平军并没有遭受非常强烈的抵抗,损失也不大。

随着江北沿岸,清军最后一个据点丢失,江北大营彻底瓦解。朝廷震怒,直接解散了江北大营的建制和番号,将德兴阿革职,江北军务交给江南大营的和春统一指挥。

这一仗,陈李联军算是彻底把江北大营打没了。他们的目光放到了更为难打的江南大营上。

===================

这个时候,清廷又接到了来此广东的坏消息。南京条约已经十二年了,英国人提出了修约的要求,要继续勒索清廷。

但清廷和太平天国打了这么多年,根本没有钱再赔给他们了,英国人无耻地找了一个借口,说广东水师抓的几名商人是英国人,拥有治外法权。其实这些人真正的身份都是走私鸦片的走私犯。

法国人也借口一个神父在广西被杀,和英国联手,一起对清廷施压。其实是一无赖,在当地为非作歹被西林知县判处死刑。

英法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于是英法联军兵临广州,巡抚柏贵投降。总督叶名琛被俘。

叶名琛自诩“海上苏武”。人称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英法面对这样总督没有办法,最后英国人把他押往印度的加尔各答,再做计较。

这位叶总督在印度绝食而死,他的举动让后人实在难以理解。

英法见清廷失去这位叶总督似乎还是没有反应,于是挥师北上,攻陷大沽炮台,进逼天津。

咸丰一看到这要打到家门口了,终于屈服了,又一次与英法签署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