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五章:成长岁月 2(2 / 2)

加入书签

每年县教育局组织小学优秀节目汇报演出,每个学校出两个节目,但实验小学例外。因为是县里的重点学校,他们要选三个节目,而且要求低年级有一个节目。罗校长主管这项工作,压力很大,因为在领导和同行看来实验小学比其他学校强是理所当然的。

第二天,罗校长和卢老师一起到县中找到宋芷瑶。他们先询问听取宋老师的意见,如何将这个表演改成合唱,由同跃领唱。接着罗校长试探请求宋芷瑶指导帮助,这正中下怀,宋老师欣然答应。作为指导老师,她不仅可以堂而皇之地现场观看儿子的表演,而且还用脚踏风琴为他们伴奏。

六一傍晚,同跃刚吃完饭就迫不及待地抱了一根粗大的木柴去了学校。小学操场上已经架好了一堆柴火,老师要求同学们每人从家里带一根木柴,来校后扔进柴火堆。

演出非常成功。一方面宋芷瑶的精心指教,终于让这些五音不全的一年级小孩能唱得整齐嘹亮。更重要的是同跃的演出太出色了,犹如众星捧月,两次领唱与合唱形成绝佳的对比将演唱推向了gao潮。这个节目参加了全县小学汇演并获表彰。

冬去新岁又一度,1966年的春天迈着焦躁步伐快步走来。每年宋芷瑶给儿子的生日礼物都是他最喜欢的东西,为了奖励同跃在学校的优异表现,她要给儿子一个大大的惊喜。

宋芷瑶问儿子:“想不想去南昌玩?”

同跃立刻露出兴奋的表情:“当然想啊,什么时候能去?”

“一放暑假就带你去,作为今年的生日礼物好吗?”

大出母亲意料,儿子默不作声。

“怎么啦?这不是你最想要的?”

“不是。”

“那你最想要什么?”

同跃望着母亲,拿不准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合适,好一会才说:“我想要一个妹妹,弟弟也行。”

宋芷瑶一阵心酸,她早就注意到儿子感觉孤独。别的家庭一般都有三四个孩子,有的还更多。由于同跃的普通话说得好听,学校的老师和邻居都称他是“北京人”或“小北京”。他特别喜欢邻居家的小孩,别看自己才七、八岁,哄抱邻居的小婴儿有模有样,人们又打趣地叫他“北京阿姨”。

夫妻俩本来计划在同跃五岁左右时再生一个孩子,由于在同跃教育问题上的争议,这个计划被搁置了。

宋芷瑶决意要满足儿子的愿望,丈夫却认为现在时机不合适,再等等看。肖福通每天都在关注形势和国家的政治动向,几个月前姚文yuan在上海《文汇报》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引起极大震动,各地报纸纷纷转载,唯独《人民日报》不予转载。他敏锐地觉察到党内斗争升级,更大的政治运动可能到来,很快他的预测就被证实了。

中央《五一六通知》宣告了文化da革命的开始,大辩论、大字报,破四旧、立四新,红卫兵运动,造反有理顷刻间席卷全国各地。

最高兴的莫过于小学生,学校停课闹革命,每天都那么热闹,那么多新鲜好奇的事情发生。虽然不上课,起初学生还每天去学校。有些高年级的同学也学习红卫兵建立起战斗队,为扩大人数在操场上招募低年级学生。一个组织者对人群说:“参加我们战斗队,带你们去南昌串联。”同跃和其他许多小朋友都站到了报名的队列。另外一个战斗队的人见状也允诺:“要是参加我们战斗队,带你们去北京串联。”结果同跃和他的二年级同学们又换到这个报名队列。

同跃成为战斗队员后一次活动都没有参加就听到老师宣布:“从明天起你们可以不要来学校了,在家里闹革命。”学生们再次回到学校是一年半以后。<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