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 惊鸿一瞥(2 / 2)

加入书签

六纵的代表团抵达时,国民党第十三军的几名高官已经站在县城门口迎接他们了。双方在客气中藏着戒备,互相握手寒暄,仿佛真的是多年不见的亲兄弟。

杜自远目光敏锐,处处留意。他一眼就看见,在几名高官后面,站着一名女军官。看得出来,她是负责安全警卫工作的,一只手始终按在腰间的枪套上,不时向左右观望着。她穿着一身合体的军装,更显出她的挺拔和英武。她没有戴帽子,也是长发,盘发的方式竟然和武凤英完全一样。

杜自远那时并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但她的容貌着实让他吃了一惊。职业敏感让他有些警觉,也有些不安。情报工作无小事,针尖大的意外情况也必须立刻汇报。他急忙低声对身边的敌工部长汇报了这个情况。

敌工部长从华中军区来。但在代表团里的身份,只是普通成员,因此并未上前与第十三军的高官们握手寒暄。

敌工部长低声问他:“你说的像,像到什么程度?”

杜自远也低声说:“非常像,非常非常像,就像是一个人。”

敌工部长回头盯着他,眼神十分严肃。他确认杜自远也同样的严肃。另外,杜自远在敌工部工作多年,他相信杜自远的眼力,不是指一般的像。

敌工部长只思索片刻,便回头对杜自远说:“你退后,不要进城。”

秘密工作里有一条原则,非相关者避相关。哪怕是芝麻粒大的小事,与你无关,你就应该远避。所谓不该问的事不问,就是这个意思。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做为秘密工作的上级,也要避免不相关的人接触不相关的事。这一点尤为重要。

杜自远立刻明白部长的意思了。时至今日,他在旋转门里意外见到苏少卿,就更加佩服敌工部长当时的英明和谨慎。如果他那时进了城,苏少卿一定会对他留下印象。今天再见面,就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了。

那个时候,他低下头,慢慢退到代表团后面的警卫部队里,与其他战士混在一起。当代表团进城时,他和一部分警卫部队留在城外。当天夜里,他带了一个班,返回了部队,并直接回到落凤岭。

这件事,从此再未被人提起过。连敌工部长也再未向他提起,甚至连进一步的询问也没有。杜自远从事地下工作多年,知道什么叫谨慎。上级不提起,他自己更不会对别人说,甚至对武凤英也没有提起过。

一个多月后,他接到命令,去师部开会。到了师部,立刻接到新的命令,调他去华北局情报部。他从此离开了落凤岭,就再也没有见过武凤英。后来过了许多年,他才知道,武凤英当时被华北局情报部“养”起来了。这个“养”,其实就是训练。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等待合适的机会。

看官们都知道,华北局情报部真的等到了这样一个机会。

现在,杜自远的组织关系隶属华东局。但在具体工作上,又受华北局情报部领导。事实上他已经感觉到,给他的命令中,至少有一部分来自于中央社会部。命令“鱼刺”紧急撤退的电报,就是从中央社会部直接发过来的。他明白,自己的工作有一点特殊。

杜自远的思绪,从刚才第一次见到的苏少卿身上,逐渐转到他第一次见到武凤英的情景。那一天的情景,让他许多年后想起来,都觉得趣味横生,妙不可言。

一九四一年初,“皖南事变”发生后不久,江南的新四军主力都按照中央的命令,逐步退到江北。但在江南,还是留下许多游击队,在国统区,也在敌占区开展游击战。老李的闽浙赣边游击纵队,就是那个时候留下的火种。

落凤岭的武凤英武装,自然也受到新四军的重视。杜自远就是那个时候留下来的。他的任务就是接收并改编武凤英武装。

在“旋转门”里,杜自远对苏少卿说:“我见过的呀。哎呀,只是在梦里。”这句话里,至少有一部分是对的。杜自远确实常常在梦里梦见武凤英。尤其是他第一次见到武凤英的情景。哎呀,此时想起,那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那时的武凤英,骑着一匹毛色黑亮的高头骏马,全身裹在一件黑色的缎子大氅里,更显出那一张俏丽的白脸。她和杜自远,一个马上,一个马下,四目相对,默默注视。虽然只是一瞬间就错身而过,却在杜自远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