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一、 厄运(2 / 2)

加入书签

姜山岩刚在台北机场下了飞机,就被几名宪兵带走,被关进情报局看守所里。

在以后的几天里,每天都有人找他问话。主要问的只有这么几件事,第一件,在金边火车站设伏,为什么要选择在警察分局门外?第二件,中共的人后到,为什么会先拿到了背包?第三件,左少卿的背包,你检查得是否彻底?第四件,杜自远是怎么离开中共办事处的?你怎么会没有发现?

姜山岩目瞪口呆,拚命为自己解释。但是,这几件事是如此的诡异,令人神秘莫测。他越解释越混乱,最后连他自己也崩溃了,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军统和保密局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情报局。关进看守所的军官,无论军衔高低,都很难被放出来。姜山岩很快就看清自己的前途,他只能在这个看守所里终老了。他坐在牢房里放声大哭,终至精神错乱。

深夜时,叶公瑾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看着萎靡不振的潘其武,不怒不恼。

潘其武金边之行的结果,确实在他的预料之中。他在心中自语:“左少卿,这才是你,我没有看错你。”他相信,中国的特工,无论国共,无出其右者。

此事的结果在他的预料之中,反倒让他心里有一种如浮一大白的感觉,很爽快也很尖利,如利刃划过一般。他明白,接下来要和左少卿过招的,将是他。

叶公瑾想到这里,忍不住又在心里自语:“少卿,你没有让我失望。只有我了解你呀!因此,只有我才能找到你。少卿,过去在南京,我有幸和你过招。我承认,是你胜。但是现在,你我还会过招。少卿,请你谨慎,我已今非昔比了!”

让叶公瑾心里爽快的另外一点是,这个潘其武,今后只能服服帖帖地为他工作了。他感觉,这样很好,非常好。

叶公瑾轻声说:“其武兄,你累了,早点回去休息吧。”

潘其武慢慢站起来,“是,局长。左少卿这件事,局长还有什么指示?”

叶公瑾向他一笑,“其武兄,既然你问,那么我就告诉你,让你有一个准备。一,不惜一切代价,联络上右少卿。二,命令赵明贵那个组,秘密转移到武汉潜伏,等待我的命令。其武兄,这就是你现在的任务,不要再让我失望。”

潘其武走了之后,叶公瑾静静地坐在办公室里,脸上带着一丝微笑。他轻声自语:“少卿,我很期待和你再次见面。”

说起来,这个叶公瑾是走过沧桑的,他这只千年的老妖已经快成精了。

他有一个极其清醒的判断,左少卿即使回国后,也不会轻易与杜自远联络。因为“水葫芦”,此时已如一尊门神一样站立在他们之间,阻隔着他们。

后来的事实和发展,也确实如此。

那么,叶公瑾进一步判断,左少卿最大的可能,就是去找她的妹妹右少卿。她要打开这个困局,也许只有右少卿可以帮助她。这姐妹俩,是心连着心的亲姐妹。不过,也有可能是势不两立的对头!谁又说得清呢。

叶公瑾想到这里,忍不住微微一笑,他希望潘其武能尽快找到右少卿。他已经准备好出招了。

这样一来,在下接下来要讲的故事,就是关于右少卿的了。

说到右少卿,这个时间点,就要稍微往前推一点,是一九五七年的四月初。

这个时候,她姐姐左少卿还在南越金兰湾美军基地里,训练当地的情报军官,还没有在“绿竹”咖啡店里与老黄见那最后一面。而远在北京的杜自远,则刚刚接到浙江省委杨克勤书记的电话,正处于心惊肉跳的时刻,驱车行驶在尘土飞扬的中直路上。而叶公瑾派出的三个杀手,则刚刚抵达金兰湾,正准备动手杀人。

一九四九年三月,右少卿终于因心中的纠结,而同意奉命潜伏。她的潜伏地点,就是在湖北的武汉市。再具体一点说,就是武昌。至少,在潘其武提供给叶公瑾的绝密简要资料里,是这么记录的。

看官们看见这个“至少”,一定会有一点疑惑。但要说清楚这个“至少”,在下还得掉一掉书袋,抡圆了从一千多年前说起。

公元二二三年,三国时期的江东吴王孙权,看中了长江边上的一座小山,名为“黄鹄山”。认为它是“上控蜀川,下视吴起”的战略要地,便命人在山上建了一座军事要塞。在以后的历史上,这个要塞并未起过什么特别重要的军事作用,倒是后来建在要塞里的黄鹤楼却名扬天下了。

这个要塞后经多次扩建而成为城市,始称夏口,又称鄂城。公元二二九年,孙权在鄂城登基称帝,取“因武而昌”之义,将鄂城改名为武昌。<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