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居咸阳,回褒河 1(2 / 2)

加入书签

林毅也迫不急待。那里,是重生的地方,是新生的里程碑,有割舍不了的情怀……。

此刻,带着希望、载着使命、怀着喜悦,荣归故里。

道路依然艰险,风景依然如画。

这次有强大的人力,有车有马,走的较快。第四天,到达了留坝县。

留坝县,是栈道上的重镇。

不仅仅是因为在栈道的中部,更是因为,这里是张良当年隐居悟道的地方。

林毅选择在此休息一天。

这里有张良庙,张良庙所在地,后世叫留侯镇。

留侯是张良的封号。当年张良辅佐刘邦得了天下,刘邦称赞张良“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封他齐地三万户。张良“不敢当”,对刘邦说:“愿封留足矣。”

留城在江苏沛县东南,是张良与刘邦最早相聚相识的一座小城,刘邦“乃封良为留侯”。

刘邦在关中坐稳了天下,张良决意“淡出”政坛,选定这片古柏参天的深山老林,隐居下来,参悟道教。

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一个人来说,能够抛弃名利,漠视名利,寻求一种坦荡的生活,并且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断定自己,而不是被世俗所左右,是一种超然的境界。而对于张良这样功成名就的辉煌人物,能够淡化功名,能独自驾御自己,更是难能可贵,超群拔俗,令人敬仰了。

张良,是深受后人尊敬和崇拜的对象。林毅也不例外,准备去张良庙看看。

张良庙也称留侯祠。东汉之末,张良的第十代孙张鲁做了“汉中王”,为了尊崇先祖不以功高盖世而讨封,不以位极人臣而自居的超群拔俗之德,便修建了这座“汉张留侯祠”。

紫柏山位于在秦岭南坡,在褒斜古道的留坝县西北,是汉江支流――褒河的发源地之一。而张良庙就坐落在紫柏山下。庙宇依山傍水,左右有褒河支流两水相携,周围有五山环抱,碧水萦绕,紫气漂浮,幽雅祥静。

建安二十年,曹操征战路经此地,面对这如锦似画的山水美景,不禁赞叹道:“无怪乎张良、子真在此隐迹,真乃天堂也!”

张良庙:坐南朝北,门楼是青灰的正方牌楼,高约9米,重檐叠墙,券拱飞角,端庄肃穆。正中的券门额楣上,有一块砖匾,上面书写着“汉张留侯祠”五个大字。大门两侧有一幅对联:博浪一声震天地,圯桥三进升云霞。称赞张良椎秦和黄石授书的佳话,当然这也是张良庙的立庙之宗。

这“黄石授书”的故事载于《史记》。说张良在下坯,一次在沂水桥上遇见一老翁。老翁见到张良,故意把鞋子掉到河下,并让张良去拾。张良念其年岁已大,便不顾羞辱,去拾来给老人穿上。老翁没有致谢,抬脚就走。不一会,又转回来对张良,说“孺子可教矣”,让张良五日后在这桥上相会。张良应了,如约而来,可老翁早已在桥上。老翁责备他不该来迟,要他第二个五日天亮时再来。这次天不亮张良就到了,见老翁又在桥上,仍说他来迟了,又要他第三个五日早上来。这次张良前半夜就到了,过了一会老翁才到。老翁见到张良早到了,说应该如此,随后取出一卷竹书交给张良,说“读此书可作王者师,十年后兴天下。”张良接过书要下跪叩拜,老翁忽然不见了。此后,张良潜心研究,深得其道,以兴兵为策,在下坯领百余人聚反,后在山东微山与刘邦起义军相会,辅佐刘邦灭秦亡楚打了天下,建立了汉朝。

后世的张良庙,林毅没有去过。据说是明清建筑,原址是不是这里,也无从知晓。

不过,这座古庙犹如一面历史的镜子,反映着张良其人其事以及世代百姓对他的崇敬。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