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三章:长安,水利(2 / 2)
林毅深知“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句话。
兴修水利首要是治理河道、修整河堤。当前河堤都是多年形成的夯土,不高,也不结实。
当然,要治理河道,成本也很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事在人为。
林毅知道后世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兴水利,全民(农村)参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林毅更知道,著名的“红旗渠”是怎样修起来的。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人定胜天”这句后世响彻一时的口号,虽然不恰当,但在某些特定场合是有一定道理的。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林县是个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贫困山区。“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是旧林县的真实写照。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十年余。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
更为著名的水利工程,则是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是中国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唐代,都江堰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
前朝的京杭大运河也是个巨大的水利工程,当然,京杭大运河是以运输为主要目的。
有这些实例在,林毅相信,目前社会稳定、经济也算繁荣,至少是开始进入繁荣时期了。是该大兴水利的时候了。
水利归都水监管,唐时有五监(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都水监是掌河渠、津梁、堤堰等事的机构。
五监中,少府监是掌皇家钱财、皇室用品供应及各项宫廷服务事宜的机构,林毅没打过交道,水利监也不熟,其它的都见识过了。
既然不熟,直接面谈不合适。
于是,回来后,林毅还是写了一份奏折。林毅比较烦写奏折,用语言很容易说清楚的事,写出来却要费周折;尤其现在是文言文,文字讲究颇多,稍不留神,不知道会犯什么忌讳。
“兴修水利、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林毅以此为开篇,论述水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实,水利的重要谁都明白。否则,就不会有举世闻名的都江堰了。
林毅强调的是“功在千秋”,意在打动官员们,聚集注意力。功在千秋的事谁不愿意呀,不管有多少真心。
接下来,重点阐述了大兴水利工程的方案和方法。用水泥和石头修筑堤坝,尤其是在人口聚集的区域;保人是第一位的,去年的灾情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设置排洪区,一旦出现危情,丢卒保车,以减少损失---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依势修建水库,保证灌溉用水。结合水车、水库合理布局灌溉水渠,让更多的荒地变为良田。
林毅结合了后世的一些思想,比如,设置排洪区、修建水库。
后世一些重要的地方,如大城市,都设有排洪区。一旦出现危情,泄洪保重点区。这也是不得已的办法,不能排除损失,但可以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两害相权取其轻,在36计应属李代桃僵之计(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在军事方面应用较多。其实,道理是相通的,36计在生活中亦常有,就看你是否有心。
水库的作用,是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使天然来水能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较好地满足人们利用水的要求。
修建水库,则必须要有一定科技水平方可。水泥的出现,使其成为了可能。
当然,不能达到像后世那样的大型水库。林毅主要讲的是依势修建小型水库,用于灌溉部分区域。
最后,林毅借用郑国渠的故事,强调兴修水利是个庞大而长期的工程,应详细规划,据实力逐步实施,切不可盲目冲动,造成“疲民”,“疲国”。
韩国是秦国的东邻。战国末期,在秦、齐、楚、燕、赵、魏、韩七国中,当秦国国力蒸蒸日上,虎视眈眈,欲有事于东方时,首当其冲的韩国,却孱弱到不堪一击的地步,随时都有可能被秦并吞。公元前246年,韩桓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个非常拙劣的所谓“疲秦”的策略。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员郑国为间谍,派其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实力。
这一年是秦王政元年。本来就想发展水利的秦国,很快地采纳这一诱人的建议。并立即征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郑国主持,兴建这一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韩国“疲秦”的阴谋败露,秦王大怒,要杀郑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汉书•;;沟洫志》秦王政是位很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认为郑国说得很有道理,同时,秦国的水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在技术上也需要郑国,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人称郑国渠。
郑国渠不但未能起到“疲秦”的初衷,反而极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这让本来强大的秦国如虎添翼!更加速了它消灭六国梦想的实现。郑国渠工程宏伟,规模宏大,称得上是两千多年前之壮举。它用富有肥力的泾河泥水灌溉田地,淤田压碱,变沼泽盐碱之地为肥美良田,使关中一跃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据《史记》记载,此渠修成后,“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这为秦始皇最终统一中国做好了物质上的准备!
这份奏折的重点其实就是四条:治理河道、设排洪区、建小水库、合理布局灌溉渠。而不是像建都江堰、郑国渠、大运河那样的浩大工程。大型水利工程固然重要,这些基本设施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
其中,设排洪区、建小水库是新观点、新思想。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