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定夺何去何从(2 / 2)

加入书签

洪长廷稍为迟疑了下,说:“所以我们要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等到群众充分理解和发动起来了,就能……”

在这里,洪长廷故意露出了一点口风。在当时,有文化的人,把老百姓一般都叫做“民众”,而不会叫“群众”。

聪明如洪仁斌,自然有了一点感觉。不过他没有点破,也没有继续询问,而是问洪长廷有什么好的想法。

洪长廷也没把那层窗户纸捅破,只是说,和游击队合编,以我们为主,成立联合部队,我们的根据地扩大了,实力也增强了,曲龙甸还是我们的根据地。只是易帜,其它没变。其实也不是易帜,因为我们名义上是“城防部队”,实际上完全是自己做主,可以不服从他们的调动,也可以不接受他们的命令。现在我们要做什么,同样不必听他们的,完全能自己决定。

洪长廷尽量避免那些带刺激性的字眼,用的是“合编”、“以我们为主”、“没变”等语言。但洪仁斌不想仓促作决定,就说:“此事太重大,关系到弟兄们的出路,暂不作决定,听听弟兄们的意见再说吧。”

洪长廷知道洪仁斌不会爽快答应,他灵机一动,抓住了洪仁斌“听听弟兄们意见”的托词,顺水推舟说:“大哥说得对,我们多听听弟兄们的意见,”停了下他又说,“我去问问弟兄们,看看大家怎么说?”

他请示洪仁斌,去问问弟兄们,是光明正大的,没搞小动作。问的时候,不也正好谈谈自己的想法么。后来,他同弟兄们谈话时,首先一定会说明,是大哥让他来了解的。再把他同洪仁斌谈话的经过,实实在在、原原本本地说出来,当然他会强调自己的观点。这是后话。

两人谈了很久,到了快吃中饭时,洪仁斌想去看看小贞,就对洪长廷说,到时再先开核心小组会,好好商量商量吧。随后两人就分手了。

洪长廷心里很清楚,核心小组五个人中,张喜奎已完全和他一条心,但何忠实肯定听洪仁斌的,因此关有义的意见是关键,只要说动他,就成了定局。

吃完中饭,洪长廷去找关有义。鲁姣妹不久前生了个儿子,张喜奎虽找了人照顾她,关有义在曲龙甸的时间还是较多。

洪长廷提出何去何从的问题,关有义说他也想过,只是没想得那么深,那么透。还说听二位哥哥的,二位哥哥决定的事,他会义无反顾。洪长廷这才把他和洪仁斌的不同想法说了出来。

关有义说,改旗易帜是件大事,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人都不会。大哥说的等等再说,有他的道理。洪长廷马上说,把握到最好时机,当然对,但是最好的时机很难把握啊,很多情况下,因错失良机而无法收拾,最后全盘皆输,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呀。所以说,宜早不宜迟。

最后关有义说,大家坐在一起,当面锣,对面鼓地好好商量商量再定吧。

第二天,洪长廷找到何忠实谈时,果不出他所料。何忠实说,这何去何从的事他想过,只是没想得那么深,说有两位哥哥在,他想那些干什么,两位哥哥怎么说,他就怎么做,绝不会含糊。洪长廷把他和洪仁斌的不同看法提出来时,何忠实则斩钉截铁地说,他听大哥的,大哥说怎么办他就怎么办。

过了几天,在核心小组会上,洪长廷、张喜奎坚决要马上投游击队,洪仁斌说等等再说。何忠实立即符合说再好好权衡。让洪长廷没想到的是,何忠实竟侃侃而谈,说了很多不盲目急躁而动的好处。说毕竟现在的形势还不明朗,现在就去投游击队,是不是太仓促了。接着,何忠实建议,派几个人去洪州、邵州等地打探打探,收集些报纸,待情势明朗时再决定不迟。

双方都希望关有义站在己方一边。说实话,关有义赞成洪仁斌的观点,也相信大多数人同他一样,不忙于一时,等等会更好。不过开个会大家统一思想当然是好事。结果关有义提出,召开校级会再商量决定。

他们没有想到,形势发展之快,让人始料未及,竟出了一件大事,让洪长廷措手不及,差点酿成大错。<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