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和稀泥的弘治帝(2 / 2)

加入书签

果然,权利会更迭,世事会变迁,朋友会变成敌人。

曾几何时,常风曾是刘、李、谢的朋友。如今却变成了势同水火的敌人。

徐胖子转头朝着刑部的差役们爆喝一声:“滚!”

这一声“滚”中气十足,颇有张飞喝断当阳桥的意思。

一众缇骑跟着徐胖子齐声喝道:“滚!”

刘健无奈,只得说:“好,好!你们抗旨,锦衣卫反了!我这就进宫,面见皇上!”

“我们走!”

徐胖子攒了口吐沫,朝着阁老们离去的身影啐了一口:“啊呵呸!什么东西!”

常风叹了一声:“若一年前皇上没下旨销毁锦衣卫的百官密档,这群文官又何敢嚣张至此?”

锦衣卫之所以可怕,是因为锦衣卫掌握着百官隐私。

弘治十六年,常风外出辽东宣慰边军。

内阁三阁老趁着常风不在京中,竟撺掇弘治帝“毁锦衣卫中百官密档已昭示圣君对臣子的信任”。

若常风在京,即便弘治帝下旨销毁密档,他也会誊抄一些,或留下部分密档,留作后手。

奈何在京中主持日常卫务的人是指挥使牟斌!

牟斌是个实在人,没有对圣旨阳奉阴违的胆量也有可能,牟斌跟文官们达成了某种默契。

最后的结局是,一把大火将百官密档烧了个干干净净。锦衣卫成了没牙的老虎!

常风望向了牟斌:“我的牟指挥使,当时你怎么就不留一手!”

牟斌尴尬的一笑:“啊,那时有圣旨在。我怎敢抗旨。”

“哦对了。我年岁大了。对于指挥使的职责时感力不从心。过几日我便给皇上递辞官的奏章。”

“我家里还有事,先走一步诸位。”

说完牟斌飘然离去。

牟斌走后,常风对钱宁说:“钱宁,你先委屈委屈,住到诏狱去。诏狱是咱们自家地头。你就当告假静养了。”

钱宁拱手:“多谢常爷护着属下。”

常风道:“自家兄弟,何必言谢。我得赶紧进一趟宫,求见皇上。”

“省得内阁那三位在皇上面前拨弄是非。”

半个时辰后,乾清宫大殿前。

常风跟刘健、李东阳、谢迁已经在大殿前跪了许久。

司礼监掌印萧敬道:“三位阁老,常风。皇上刚刚睡下。你们还是回去等吧。”

刘健道:“朝廷里出了抗旨不尊的奸臣,我身为首辅,要及时禀报皇上。”

谢迁附和:“没错。谏言皇上除奸佞是大事。我们静待皇上醒来就是。”www.

常风苦笑一声:“呵,我成了奸佞了?行!是忠是奸,等皇上醒来自有公断。”

萧敬无奈的摇了摇头,返回了大殿内。

李东阳道:“常风,你这又是何必呢?我们交往多年。应该齐心协力辅佐皇上,维护弘治盛世。”

“何苦走到剑拔弩张的一步?”

常风转头看了李东阳一眼:“我也奇怪,咱们是如何走到今日这一步的。”

“又或者说,你们何时变得如此咄咄逼人!咄咄逼人到连皇帝和储君都不放在眼里。”

刘健意味深长的说:“君臣共治,此盛世之根本也。一君独治,此乱世之源也。”

“弘治朝之所以兴盛,是因皇上践行君臣共治。与贤臣共治天下。”

“我们从未咄咄逼人。只是在尽臣子的本职。”

常风冷笑一声:“呵,刘首辅是贤臣。谢阁老也是贤臣。”

“我想问问,刘首辅最近几年在洛阳老家积了多少亩地啊?”

“我还想问问,谢阁老的亲戚们,这几年在宁波通过封贡之外的海上贸易赚了多少银子啊?”

“还有李阁老。三天两头叱骂储君,动辄罚跪,罚抄《皇明祖训》。这也是贤臣所为嘛?”

三人语塞。

三人当中若论清廉,李东阳没得说。做了这么多年官,他还是孑然一身。

可在常风看来,李东阳或许是三人中最贪的一个。他贪的不是财,而是权。

人都有两面性。没有非黑即白。

三人皆有理政大才。弘治“后三君子”绝非浪得虚名。这是他们白的一面。

但刘健纵容家人兼并洛阳土地;谢迁纵容家人参与走私贸易;李东阳贪权。这是他们黑的一面。

常风叹了声:“我只恨牟斌软弱。去年不该把百官密档付之一炬。”

“若有密档在。三位阁老跟你们手下的文官,又何至于跋扈至此?”

四人在乾清宫大殿前整整跪了一个半时辰。

直至傍晚时分,萧敬才走出大殿:“皇上让你们一起进寝殿。”

四人起身。萧敬又叮嘱了一句:“四位,我提醒你们一句。皇上龙体欠安。你们切忌不要惹他生气。”

不惹弘治帝生气是不可能的。

一进寝殿见到弘治帝,谢大忽悠便开始吐沫星子横飞,参劾常风抗旨、护短。

谢大忽悠说完,弘治帝看了一眼常风:“你包庇钱宁?有这回事嘛?”

常风道:“禀皇上。臣对钱宁绝非包庇,而是替他主持公道。”

“谢阁老一直在说钱宁曲意媚上。却没说具体是什么事情曲意媚上。”

常风将李东阳、谢迁罚太子朱厚照的跪,钱宁替太子说话的事,如实禀报给了弘治帝。

弘治帝在萧敬的帮助下,好容易才起身坐在了龙榻沿儿上。

弘治帝气息微弱的说:“内阁也好,锦衣卫也罢,都是朕的臂膀。你们不要内斗。”

“朕让李先生、谢先生对太子严加管教。太子有错,二位先生罚他的跪是对的。”

“钱宁身为家奴。看到主上被罚跪,他义愤填膺,也是有情可原的。说曲意媚上算不上。”

“好了,事情就这样吧!下去吧。”

久病之下,弘治帝已经没有精力去调解外臣和家奴之间的矛盾。只能和稀泥。

本来谢迁打算故技重施,跟刘健、李东阳一起,以辞官要挟弘治帝呢。

李东阳却给谢迁使了个眼色,微微摇头,示意他此事作罢。

李东阳选择偃旗息鼓倒不是怕常风。他纯粹是觉得弘治帝病成了这番模样,再要挟辞官有些不讲究。

众人走出了乾清宫大殿。

谢迁道:“常风,自今日起咱们就开始了。”

常风面色平静:“奉陪到底。”

(本章完)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更新,第236章 和稀泥的弘治帝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