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谈判(1 / 2)

加入书签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第44章谈判

八月二十五日,清军考虑到罗刹人死守雅克萨,肯定是想待援兵,且考虑隆冬冰合后,舰船行动、马匹粮秣等不便,于是在雅克萨城的南、北、东三面掘壕围困,在城西河上派战舰巡逻,彻底把雅克萨称给孤立起来。

就这样,双方对峙了一年。

这种断水断粮的日子,一天两天还好,长期下来,罗刹人就扛不住了,战死病死都很多,826名侵略军,最后只剩下66人。

好在莫斯科离这边这么远,派援军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到的,后勤补给实在是很成问题。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俄国摄政王索菲亚急忙向康熙请求撤围(俄国人真是大大的狡猾啊),派人议定边界。

要说康熙还是太老实,本来战斗马上就要结束了,把罗刹人赶回老家多好啊。但是康熙显然不太了解罗刹人的本质,因此,康熙答应了罗刹人的请求。

为了表示诚意,康熙撤掉包围圈,准许罗刹人残部撤回尼布楚。

仗是告一段落了,但是事情还没有解决。

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我说,谈判也是政治的延续。

既然不打了,按照国际惯例,那就开始谈判吧。

按理说,清朝这边打了胜仗,还有很有筹码的。但是清朝是个比较特殊的朝代,在谈判这个事情上,清朝人是‘交’了不少学费的。由于观念和意识的原因,中国人在早期的谈判里面一般抓不住主要的问题,而清朝的对手又是堪称全世界狡猾排名第一的俄国人。

虽然吃了败仗,但是俄罗斯人非常善于从其他途径实现他们的野心,而现在,谈判就是他们的唯一途径。

因此,相比清政fǔ,俄罗斯人在谈判上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的。

当然,清政fǔ到也不是意识不到这次和谈的重要‘性’,康熙毕竟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他对于这次和谈还是非常重视的。

下面首先介绍一下双方的阵容。鉴于先客后主的中国传统,我们先请客人出场。

沙俄这边,他们的使团成员包括御前大臣戈洛文、伊拉托木斯克总督符拉索夫等人。其中具有丰富的外‘交’经验的戈洛文是全权代表。

1686年2月5日,戈洛文率领他的队伍从莫斯科出发,前往五千公里外的远东。

老‘毛’子确实很狡猾(所以大家如果和俄罗斯人打‘交’道要小心啊),尽管雅克萨战役吃了大亏,俄罗斯人依然是很凶悍的。

这个时候俄罗斯的实际掌权人是索菲亚公主,在鹿鼎记里面,这位索菲亚公主和韦小宝很有一‘腿’,韦小宝唯一一次开洋荤就是和这位索菲亚公主。

当然那是戏说,索菲亚公主是否有生活作风问题,这个我们不讨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索菲亚公主是个很厉害的‘女’人。中国古代社会,能有索菲亚这个地位的‘女’人,一朝一代也就个把人。

在谈判问题上,这位索非亚公主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根据她的命令,如果清政fǔ不接受谈判条件,戈洛文可以不经请示对中国展开军事行动。

所以,与其说戈洛文率领的是一个使团,还不如说是一支全副武装的增援部队。据统计,光是装载弹‘药’、粮秣等军需物资运输队就有270辆马车之多。除了译员、书吏等20名随员,仅仅跟随戈洛文一起出发的莫斯科火枪兵和炮兵就多达506人。而且戈洛文还招募了近1500哥萨克人随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