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量力而行才是至理(2 / 2)

加入书签

他揣起来,把其余收获也清点了一下。

钱倒是不多。

五个人凑一块也就四个大乾币,外加一些零碎铜钱。

可见挖药材的全是穷逼。

这条路没前途。

宁言庆幸自己没在挖草上走到黑,而是转行到了保镖。

当然。

干什么都不如杀人越货赚钱。

哪怕这次——

之前当两次保镖,累计的收益也就四五个大乾币。

上回就更不用说了。

曾文刚搜刮了一圈保护费,身上加起来足足五十多个大乾币。

可惜。

那些钱花起来风险太高,全给蔺云当作炼药的花销预扣款了。

这几枚倒没问题。

宁言收好,提着竹箱离开巷子。

……

“哟,收获不小。”

“还好,卖了一些药,有几个找死顺手解决掉了。”

宁言放下竹箱。

蔺云指了指边上。

那边摆着两个丹炉。

一个是宁言在海上见过那只,另一只稍显简朴。

“海上带回来的我在用,之前旧的你可以自己用,药材自己在店里找、自己配,我不会指点你,你给我的钱估计能练个十几次,自己把握。”

“嗯。”

宁言点头。

他到边上开始选药。

半个小时后,宁言在丹炉中小心地刮下了一层药粒。

算是成功了一半。

虽然成了药,但只有于招笔记中“成药”一半的量。

融合时,火候太大,导致部分药材灰化了。

不过。

就跟孙守平、于招的笔记所写。

炼丹、炼药,本质上跟做菜似乎也没多大区别,就是更精细一点。

水少加水,但又不能多加,否则就成了药糊。

真是个技术活。

宁言感叹。

“不再试一次?”

“有些晚了,还有事,下次再来。”

“好。”

蔺云笑眯眯地躺在竹椅上,表情很是愉悦。

药散缺少最后一步凝丹手法,在那之前都是一样的,火候、融合等等都非常讲究,损耗药材是难免的。

好在宁言如今也有些钱。

要不然,光这半炉药灰,就得让他心痛好一会儿。

这还是有两本笔记。

要是没有笔记,他要走的弯路可能更多。

这就是知识的价值。

宁言离开四风药庐,去了一趟老陈家。

然后。

他看到一片空荡荡的院落,往日堆积的垃圾全消失无踪了。

快步走过去。

只见小家伙在里边收拾着东西,而老陈则躺在床上,起色比昨日好了许多。

“言兄弟。”

看见宁言,他马上坐起来。

“躺着吧,怎么想起来收拾屋子了?”

“新生新气象,况且以后也不住这边了,正好收拾一下卖点回家的路费。”

老陈嘿嘿一笑,叼着他那烟杆,只是斗上没有烟。

他笑着却又有些歉疚、为难:“言兄弟,让蔺老爷出手应该花费了不少钱吧?我……我拿不出那么多,只有这个。”

他递出一张折叠起来的破布。

宁言摇了摇头:“花销他付过了,不用再给。”

“收着吧,这是早些年野外生活、庇护所的地图,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像我这样不入流的家伙也就这点东西了。”

老陈苦笑一阵。

宁言怔了怔,收下来打开看了眼。

这确实是周围的地图。

这不止大门镇周边,北宁海到南宁海这一带接近大门镇的海域也有,哪里有水、山洞,那条航线顺流不费劲等等都有。

老陈絮絮叨叨地说起了往事。

原来,他并非外来武者,而是大门镇本地渔民,是渔帮的一员。

地图是那时候画的。

后来,渔帮成了四海帮。

他打渔都打不起了。

明天,他将离开大门镇。<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