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电报问世朱元璋狂喜白银直接用朱棣狂喜(1 / 2)

加入书签

 最新网址:

“宋校长,请进。”

“是,”

得到了允许,宋应星匆匆走入府内。

他的脸上露出欣喜之色,显然是有好事发生。

不多时,宋应星进入了大厅,拜见:“下官宋应星,见过永安公主。”

朱凝云依旧年轻漂亮,岁月仿佛未曾在她的身上留下痕迹,这点慢慢的,她也有察觉,便用更为庄重的衣服掩盖自身。

朱凝云微微颔首,端坐于上座,身上气质雍容华贵,这是常年管理家业形成的。

朱凝云道:“宋校长,请坐,今日何事?”

李逍走的路子是科技兴国,因此如今的宋应星是北青大学的校长。

当然,校长的主要管理任务,都交给了副校长。

他主要的工作,则是带一群方士搞研究,另外就是出书,将研究成果写成书。

这些书都是保密的,不外传,主要用于北平科学研究所所用。

他兼任研究所的所长,不过目前研究所的人数不多,等待北青大学第一批学会毕业后,就会将人材纳入研究所工作。

“公主,大好之事。”

宋应星激动的道:“我们的研究团队,已经成功实验出水力发电的使用,目前可以使用电的东西,除了灯泡之外,另外还研究出了电报。”

没错,宋应星之所以这么激动,是他根据李逍留下的水力发电站设计方案(附带水力发电原理手册、电能使用手册),成功的做出来了,虽然是一个小型的发电机器,但代表了第一次成功。

“你们研制出电了??”

闻言,朱凝云十分激动的站了起来。

电能,她甚至比宋应星更为理解,这是个什么东西。

因为她亲眼目睹过未来,拥有电能,不仅仅是让灯泡这么简单,更是能驱动许多的电器,电视机,电脑,电冰箱.

这些,密室里面都有.

但这些是夫君从未来带来的,并不能批量生产。

夫君说过,想要进入未来的社会,需要无数科研人才的齐心协力才行,这也是北青大学诞生的意义。

“没错!除了电,还有电报”

宋应星激动的道:“电报,太神奇了,可以通过电线传播信号,即便是远在千里,也能近在咫尺,迅速的传递信息,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国师真是神人,用他的图纸,我们制造出了不可思议的东西。”

朱凝云并没有显得太过惊讶,毕竟自己的密室之中的东西,可是远超电报的。

她笑着颔首道:“宋应星,国师果然没看错你,没有你的聪明才智,庸人即便是拿到了国师的图纸,也无法制造出来。”

这倒是真话,李逍图纸上的很多东西,别人看都看不懂,就跟看天书一样。

而宋应星是写出天工开物的人,他通过系统学习物理、化学这些书籍之后,他就能立刻学会,并且融会贯通。

明朝的科技,在他的带领下,也会越发的蓬勃发展。

宋应星拱手道:“公主,制造发电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不知道能否问朝廷拨款”

朱凝云想了想,道:“这点,你要准备一套好的方案,说服太上皇,只要太上皇点头,他一定会全力支持!特别是你这个电报,一定着重讲。”

宋应星笑道:“实不相瞒,我早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可以凭借小型的发电装置,使用电报。”

“永安公主,您稍等。”

说完,宋应星又小跑了回去,没过一会,拿了一台电报机器过来,机器还连接了电线,电线另一头在国公府门外,门外站着一个方士,哦,现在应该不能叫方士,而是科研人员。

“公主,这就是电报,通过电脉信号,传递信息,下官现在演示给您看。”

宋应星将电报放在桌子上,然后开始敲打。

另外一头很快就收到了信号,随后,国公府门外的方士,回了信息。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电报传来嘟嘟的声音。

然后宋应星就将其记录下来,翻开提前准备好的翻译本子,根据讯息的频率,将其翻译了出来。

“公主您看,这就是电报传来的讯息,意思是:收到,已回复。”

宋应星将纸条递给了朱凝云。

果然,可以远距离传递信息。

“好,太好了,宋应星原来你早有所准备。”

朱凝云很快就明白过来,这恐怕就是手机的前身了,虽然简陋无比,但这个需要发展的。

说不定几十年后,手机就能所在大明诞生。

因为夫君曾经说过,华夏的科技曾经落后国外文明两百多年。

但在三四十年的功夫,就进行了全面的追赶。

如今,夫君直接能将未来的技术拿来就用。

说不定大明也能在,三四十年追平??

当然,这是朱凝云的想法。

实际上还是有难度的.

“事不宜迟,我这就带你进宫面圣。”

说着,朱凝云便起身,准备了一番,带着宋应星进去了洪武宫。

不多时,

两人便来到了洪武宫之中。

“皇祖父,您知道么,那倭国的士兵简直不堪一击啊,孙儿我带着三千骑兵,所向睥睨,战无不胜,连续攻克十城,八大家族”

此时,朱高燧也在正在跟朱元璋,说在倭国的事情主要就是吹嘘自己有多么英武。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这谁先在太上皇提及此事,那不就是谁牛逼吗?

当然,朱高燧说的也是实话经得起推敲,传来大明兵部的战报上都有的。

只是,没有那么详细.

比如,朱高燧攻克十城,八大家族就是真的。

不过那十城,实际上就是类似大明的县城规模,倭国因为国土小,战争怎么可能有华夏几千年来来的激烈?城墙低矮,轻易就拿下了。

朱元璋听了十分过瘾,不停称好,还说要不是隔江跨海,早就要把倭国给灭了。

“咦,姐姐来了。”

说的正起劲,朱高燧看到了朱凝云,急忙起身迎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